“没接触过,一个小小的县令罢了。”刘文瑾有种不好的预感。

    “朕之前也觉得此人是个小小的县令,不过,他能够带兵抗击葫芦,守住一个小小的县城,就足以说明此人能力非同凡响。”李卫民分析道:“而且他抗击胡奴的功劳,被魏泽夺去之后,却没有任何反应,说明此人并不是争名夺利之徒。”

    “或许此人在朝中无人,想说却没地说呢?”

    “那不是更好?此人背景简单,朕和朕的心意啊。”李卫民一拍手,“你想想,一个小小的县令,居然让胡奴的大单于点名要的人头,此人的价值,远超朕的想象。”

    “那陛下的意思是?”

    “就让此人当凉州的刺史如何?”

    “陛下万万不可!”刘文瑾赶紧阻止道:“凉州刺史这个位置,不是说坐上去就坐上去的,张羽在凉州毫无根基,陛下这圣旨一下,他将会成为凉州所有氏族的众矢之的,若陛下真有爱才之心,万不可将其推入深渊啊。”

    李卫民听着好像有点道理。

    苏宏伟在凉州经略这么多年,大部分的本地势力都是倾向于苏家的。

    哪怕是苏宏伟死了,本地的氏族也一定会推举苏家的人出来当这个凉州的刺史。

    外姓人想坐上去,除非有铁血手腕,否则就是寻死之道。

    “那按照爱卿的话,就只能任凭苏家在凉州为所欲为了?朕连任命一个刺史的权利都没有了?”

    刘文瑾顿时觉得汗流浃背。

    虽然他说的是实话,可是这话皇帝不爱听啊。

    “陛下!若此人真有大才,却因您一道圣旨,死在凉州,结果您能接受吗。”

    “大才,朕跟你说了,大齐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凉州的刺史朕就是要选一个,毫无背景,干净简单的人,朕让他从一个小小的县令做到了刺史的位置,他还不是对朕感恩戴德?”李卫民很自信的说道。

    “既然陛下心意已决,那微臣将倾力配合。”刘文瑾只能附和道。

    所以说他是大齐的丞相,可是随着朝廷的威望和势力在不断的下降,他这个丞相的含金量也在不断的下降。

    好不容易抓到了苏宏伟死去的机会,他是真想安排自己的人去当这个凉州的刺史。

    有一州的军政大权在手,总好过一个虚的头衔。

    “命人召张羽进京,朕要亲眼见见这个小县令。”李卫民嘴角上扬着。

    定凉州刺史这件事情,宜早不宜迟。

    不然时间一拖就不好处理了。

    决定之后,李卫民的命令很快便,朝着平川县的方向一层一层地传达下去。

    第二天清晨。

    平川县。

    所有成年的百姓,都在各个团的保护下,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虽然在冬季的时候很辛苦,但是张羽控制着众人的工作量。

    并未让这些百姓过于辛苦。

    而且百姓们都知道,这些都是为了平川县的建设,所以哪怕再苦再累,也是有说有笑的。

    在一片闲置的宅屋内。

    突然传来了阵阵的朗读之声。

    十几个先生,十几间教室。

    每间教室安置五十个学生。

    学生年龄从七岁到十七岁不等。

    基本上已经涵盖了平川县大部分的孩子。

    叶善仙亲自给孩子教书,从识字开始,慢慢的教学叶善仙特别的有耐心。

    读书写字,这对于这个时代的平民百姓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东西。

    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才可以触碰的东西。

    能够读书,就说明有未来。

    所以当张羽创办这个大学堂的时候,很多百姓是举双手双脚赞成,当知道临时的大学堂开课的时候,很多百姓天都没有亮,就把孩子送过来了。

    生怕跑慢了。

    最重要的是张羽已经承担了所有学生的读书费用。

    张羽是一步一步死死的,抓住了平川县百姓的民心。

    在这种时代,分给百姓田地,给百姓饭吃,还让百姓的孩子能够读书写字,吃得饱,穿的暖的官员。

    那就是百姓的父母官,再生父母啊。

    所以今天干活的百姓都异常的卖力。

    那些有孩子进去大学堂读书的也好,或者是那些还没有孩子或者是孩子还没有到读书年龄的。

    都知道,只要自己这孩子进了学堂,未来一定会有出息。

    没有的就想着赶紧生。

    过了这个冬季,张羽就要开始下力度催生了。

    一定要把生育率给提上去,人口一定是发展的第一要义。

    人口不足哪来的劳动力?

    “大人!”

    在书房里面处理政务的张羽,突然被手下急促的呼喊声,弄得心中一紧。

    他赶紧打开书房的门,“出什么事了?”

    “不是出事了,是黄先生让我来告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寒门崛起:从最穷县太爷到富可敌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吴九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吴九爷并收藏寒门崛起:从最穷县太爷到富可敌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