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岂有此理!”

    浙江按察使孙之獬接到浙江锦衣卫围捕等人的消息,忍不住厉声喊道。

    “锦衣卫问呢一声招呼都不打,就直接大摇大摆的就来抓人了!”

    浙江自巡抚冯铨,布政使倪文焕,按察使孙之獬,再到下面一些参政、参议、知府,都希望借着许都的案子,完成移民的缺额。

    为此,按察使孙之獬拿着巡抚冯铨签发的调令,调集了杭严、宁绍、嘉湖、台州、温处、金衢,六个兵备道的治安军,外加浙江按察使司的人马,早就织好大网,就等着许都进入彀中。

    甚至孙之獬连请功的文书都写好了,就等着许都造反,他们好捞政绩了。

    可是没想到,半路杀出来个锦衣卫,把事情截胡了。

    其实,这也正说明了锦衣卫与文官的不同。

    孙之獬他们想的是借许都造反一事,解决移民问题,顺便再捞一把平定叛乱的政绩。

    可锦衣卫就不一样了。

    浙江锦衣卫千户所的锦衣卫,那是替皇帝盯着浙江的,许都造反这么大的事情,浙江的锦衣卫要是没有什么动作,那恐怕就不是罢官夺职那么简单的了。

    因此,浙江的锦衣卫那是很卖力。

    不过锦衣卫毕竟属于特务机构,他们抓捕的都是跟着许都集会的骨干,其他的细枝末节人员,还是得交给江苏按察使司抓捕。

    孙之獬算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架势都拉开了,结果却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但他也没办法,只得朝着身旁的官员吩咐道:“都别愣着了,把人手全都撒出去,但凡是有嫌疑的,不管是谁,先抓了再说。”

    “是。”

    孙之獬则是亲自带着按察使司的人马,前去找锦衣卫的万俟千户了,没办法,谁让罪魁祸首许都,还在锦衣卫手里攥着呢。

    孙之獬见到浙江锦衣卫的万俟千户,皮笑肉不笑的打了声招呼,“万俟千户,真是行动迅速呀。”

    万俟千户自然是能听得出话里的不待见,不过他却并不在意,“哪里,哪里,孙臬台过誉了。”

    “东阳逆贼许都,意图谋反,此等大事,又岂能马虎,自当是决绝处置,以防事态扩大,惊扰地方。”

    “我看孙臬台如此迅速的就召集起这么多人马,看样子是提前就有所准备了。”

    万俟千户的话里透着别样的意思,别以为你们是怎么想的我们锦衣卫不知道,但这是造反,还能由得你们胡来吗。

    孙之獬见万俟千户给他打官腔,话里还留着余地,他也就顺着往下说就,“万俟千户,你说的不错,按察使司确实接到了消息,说是有个叫许都的人,意图叛乱,所以我这才集结人马,准备好捉拿叛贼。”

    “只是没想到万俟千户也得到了消息,而且还来的这么快,都跑到我们前头了。”

    万俟千户淡淡一笑,“这倒不是我们锦衣卫来的快,是孙臬台你来的慢。”

    “我们都是吃的朝廷俸禄,自然是要为朝廷做事。现在有人企图颠覆朝廷,我们哪还能坐的住呀。”

    “所幸还算及时,这帮逆贼还没有闹出事端。”

    孙之獬看向万俟千户,“万俟千户,逆贼骨干虽然大部分都已经落网了,可还是有一些逃脱,另外还有大量的从贼者散落各地,这些人都要抓捕归案。”

    “所以,我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万俟千户将逆贼骨干,交由按察使司审问,以备擒拿藏匿逆贼。”

    万俟千户点了点头,“既然孙臬台开口了,那我也不好驳了您的面子。”

    “人可以交给按察使司审问,但锦衣卫要派人担任副审官。”

    万俟千户也明白孙之獬的意思,浙江需要往南洋移民,如今还未完成数额,尤其是三千富户更是没有着落。

    如今有许都这个案子,那就是现成的解决方法。

    锦衣卫代表的是皇帝的意志,经略南洋是皇帝亲自下令办的,锦衣卫自然是无条件的服从。

    只是,毕竟许都谋反,牵涉人数太多,锦衣卫要派人全程监督避免再扯出什么别的事情来。

    孙之獬答应的很痛快,锦衣卫都把人交给按察使司了,就提出这点要求,不算过分。

    “这个是自然。”

    孙之獬命人将这些逆贼骨干押入金华府的大牢里,他本人则是亲自赶回杭州,向巡抚冯铨禀报这里的情况。

    看着被押入金华府大牢的逆贼,金华知府长舒一口气。

    要是这个许都在金华府造反闹事,这个他倒是不怕,可要是移民的三千富户全都从金华府一个地方移,那别说是他金华知府本人了,恐怕他在老家的祖坟,都得让金华府的人给刨了。

    现在好了,按察使孙之獬回杭州了,他就有喘气的功夫了,趁着这个功夫,他立刻就病倒了。

    紧接着,就以重病在身,无法理事为由,向朝廷上了辞呈,金华府的一切事宜,暂时由金华府同知代理。

    许都造反,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在下崇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星辰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星辰晚并收藏在下崇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