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乙期当即解释。

    今岁雨水丰沛,周南更为湿热,是以大熟。

    周南以耕种稻米为主,每年可以两熟,良田年亩产达四百余斤。

    据世人估算,周南诸国田地已超百万亩。

    虽有过半为薄田,今岁仍能产粮近三百斤。

    周南诸国卿士贵族,家中均有余粮。申国鏖战汉中数月,仍未出现缺粮之困。

    延松筹粮之策并不复杂。

    先将自己乔装成晋国商贾,尔后宣扬晋国缺粮之困。

    九年前,晋穆侯姬费王薨亡,其弟晋殇叔篡位自立,太子姬仇出逃他国避难。

    五年前,太子姬仇率部众袭杀晋殇叔,自立为晋国国君,即史书所载晋文侯。

    彼时,姬宫湦刚继位,便顺势册封姬仇为晋侯。

    晋国内乱,影响并不大。

    延松却以此为借口,自称受晋国某位神秘大夫所托,重金购买粮食。

    周南粮食市价为每石金价一钱六毫,延松按一钱八毫收购。

    仅仅三日,延松便花光四万金,购得粮食二十多万石。

    这时,周南市面突然出现大批低价粮食。

    每石价格仅为一钱四毫,很快便有周南粮商大肆买进。

    本想着倒手获利,结果却发现延松已将收购价格调低至一钱六毫。

    周南粮商开始担忧,稻米本就难以保存,今岁湿热,价格必然还会下跌。

    又过两日,市面再度出现大批粮食,价格暴跌至一钱二毫。

    延松亦将收购价格降为一钱四毫,除非运至风陵渡结算。

    周南粮商开始陷入惊慌。

    虽说继续倒手,仍可赚取差价,万一粮价继续下跌,延松停止收购,将会得不偿失。

    为规避风险,周南粮商纷纷选择见好就收。

    不久,申侯退兵消息传出。

    根据传闻,申国此战虽消耗大量粮食,却从褒国府库获得大量真金。

    周南粮价很快暴涨至二钱,而且趋势不断。

    周南粮商嗅到商机,争相抢购市面上的粮食。

    延松继续压货,直到二钱五毫,才开始大量出货。

    此前两番高买低卖,延松亏损一万六千金。

    最后以一钱四毫入手,二钱五毫出手,延松赚到二万二千金,净利润为六千金。

    若一开始便按一钱六毫囤积,净利润将高达一万四千金。

    但延松志不在此,暗中将粮食清仓后,破天荒地将收购价定为一钱一毫。

    周南粮商争相讥讽,晋国商贾在异想天开。

    没两日,申国又传消息。

    大夫吕章归国途中,竟遭鄀国人袭杀,申侯无比震怒,决定讨伐鄀国。

    周南即将陷入战乱,粮价立刻应声下跌。

    战时粮食虽宝贵,却有被强行征缴与匪徒劫掠的风险。

    黄金便于携带,数千年而不朽,且天下通用,乃躲避战祸最佳选择。

    乱世藏金,正因如此。

    有了此前倒卖之事,周南粮商更加认定,延松有特殊渠道,提早知悉天下局势。

    于是,争相出售存粮,

    延松直接将收购价定格在每石一钱,即便如此,仍轻松购得三十万石粮食。

    其中一半已装车启程,明日将运抵风陵渡。

    姬宫湦听到此处,不禁想起前世,那块绿油油的大屏幕,多少人为之疯狂。

    延松能精准洞察时局,则令姬宫湦喜忧参半。

    喜者,延松效忠自己。

    忧者,延松过于强悍。

    延乙期继续道:“余下十五万石粮食,季叔则说另有妙用。”

    姬宫湦忙问:“有何妙用?”

    延乙期摇摇头:“季叔未曾坦明,下臣亦不知其所以然。”

    姬宫湦话锋一转:“本公子此次前来,是为传达大王最新密令。”

    “请公子示下。”

    “大王欲将纸币推向周南,命延松执办此事。”

    “可有相关提点?”

    “延松可尽情施展自身所能,但切莫以大周为名。”

    延乙期郑重道:“诺!”

    ……

    九月,气温骤降。

    姬宫湦巡视内宫制种田。

    此前拆除大量闲置屋殿后,姬宫湦便任命寺人尨为内宫制种田总管,率宫中寺人宫娥执办制种之事。

    先对新田分区域平整,尔后利用大量草木灰与人畜粪便,进行沤肥腐熟。

    西周末年,气候远比前世温润。即便宗周小旱三载,山川仍是葱葱郁郁。

    垦荒农庄时,便是通过焚烧杂草与树木,增加土壤肥力,杀死病虫害。

    对于密林,先用石锤砸断树枝,待天气干燥时,再进行多轮焚烧。

    如此既能提升垦荒速度,还可快速消弭瘴气。

    汉中王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螽斯先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螽斯先生并收藏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