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宜臼踏遍关中,虽已有爱民之心,却尚未跳脱华夷之别。

    西周孩童早成,七岁便已接近前世初中生。

    在周王室文化体系中,服王化者即为华,不服王化者皆为戎狄蛮夷,与牲畜无异。

    “关中三十万新国人,汉中亦有数万百姓,足以强盛于天下。”

    姬宫湦道:“天下之大,广袤万里!即便孤王麾下有十万甲士,亦难以掌控也。”

    姬宜臼总算明白关键所在。

    “父王欲以天下为王畿?”

    姬宫湦笑道:“若能功成,该当如此。未能如愿,便由太子继续。”

    姬宜臼已然热血上涌,脸颊泛出几抹殷红。

    “多谢父王教导!”

    姬宫湦刚要起身离开,申后突然推门而入。

    眼见父子相谈甚欢,当即示意贴身宫娥将肉汤奉上。

    “启禀大王,大傩已在筹备。太常请吾代为询问,是否沿用去岁之仪,亦或遵循旧制?”

    姬宫湦漫不经心道:“二者有何区别?”

    申后忙道:“大王政事繁忙,想必是遗忘去岁之旧事。”

    说着,便耐心解释起来。

    周幽王继位后,起初对大傩仪式颇为喜爱。

    每过几年,便觉无趣。

    去年,褒姒入宫。

    周幽王携褒姒观看大傩仪式,结果褒姒非但不笑,反而皱眉不止。

    周幽王因此大怒,欲命人将一众巫师诛杀。

    幸亏时任大宗伯姬黁、太史伯阳父等人出面求情,周幽王才赦免一众巫师。

    姬黁当时道:“大傩乃天子祈福之礼,驱逐疫疬之仪,若中途作罢,恐将天降祸端。”

    周幽王亦不愚笨:“孤王继位初,大傩灿烂,为何仍有三川大震?”

    虢石父则在旁附和:“启禀大王,必是其等执办大傩出错,以致如此灾祸。”

    姬黁连忙解释:“大傩并无错漏,该是三川哀鸣宣王驾崩之异象也。”

    虢石父道:“纵使如此,亦足以证明,如今之大傩已不再适合当下。”

    周幽王对此很是满意。

    “那便依上卿之言,当即对大傩进行改动。”

    姬黁只得问:“敢问大王,需如何改动?”

    周幽王思索片刻:“巫师过于丑陋,以致美人受惊,便换成舞姬。”

    姬黁诧异无比:“这……”

    周幽王又道:“便让那些巫师手执火照亮,好使孤王与美人能尽情观赏。”

    一旁的褒姒听罢,果然不再皱眉,反而示意贴身宫娥,送上最新的糕点。

    去年大傩,便真就如此。

    褒姒凭借皱眉之技,横行内宫,无人敢惹。

    据申后等人事后查实,原来是大傩巫师并未向虢石父进献财宝。

    虢石父便让褒姒配合皱眉。

    姬宫湦重生之初,寺人尨曾略微提及静嫔。

    申后之所以处死静嫔,除受申侯等人怂恿外,更是因为静嫔已暗中倒向褒姒。

    静嫔在内宫并不受宠,便想攀附褒姒获益。

    申后处死静嫔后,周幽王毫不在意,褒姒却将之视为宣战。

    于是,便有了最初那一幕。

    褒姒哭哭啼啼说太子姬宜臼喧闹,结果被刚重生的姬宫湦杀了祭旗。

    申后道明一切前因后果,接着便直言不讳。

    “大王去岁因褒姒改动大傩,春末反倒一改往常,重振大周王室声威。太常姬黁以为,或许是歪打正着,便不敢擅作主张。”

    姬宫湦曾猜测过重生原因,结果全都无从考证。

    估计不少人与太常姬黁一样,早已认定是大傩改动,驱逐天子昏庸之气,导致周幽王性情大变。

    难怪自己以前假装失忆,却从未有外人怀疑。

    估计也就寺人尨与内史冂,一开始便接触姬宫湦,且长期陪伴,应当能猜出一二。

    姬宫湦笑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盖因活源也。今岁之大傩,孤王打算再次改动。”

    申后并不意外:“敢问大王,需如何改动?”

    “大傩既是驱逐疫疬之仪式,那便万民共赏,以祈祷我大周国泰民安。”

    姬宫湦当即描绘心中所想,并对细节加以补充。

    申后听罢,不禁躬身行礼:“大王圣明!”

    姬宜臼亦是满脸期待。

    姬宫湦却收敛心绪:“汉中义士围困申国,王后可有为难之处?”

    申后道:“东市倒是有几名申国商贾,利用吾巡查之机,上前进行请愿。”

    “王后如何应对?”

    “吾只道,吾乃大周之王后,万民之主母,虽是申国出身,却应心怀天下。”

    “其等必然晓之以亲情。”

    “父亲犯下罪过,儿女更该促使其醒悟,如此方为大孝。而非为其开脱,助长其残暴,以致生出无边祸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螽斯先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螽斯先生并收藏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