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海战,拉罗谢尔虽然带着很多木壳包铁船,但并没有让他们担任主力,全在铁甲舰后方压阵。

    拉罗谢尔不是草包,不会天真的认为木壳船可以抗衡铁甲舰。

    所以,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铁甲舰决战,并没有搞的腥风血雨。

    但各国海军专家也从海战中得出一个结论,以后的战舰只会越造越大,无论是装甲还是火炮,大即是好,大即是强。

    收到结果的弗兰斯本土,总统奥利维尔虽然心里不爽,但通过观察团了解,拉罗谢尔已经做的够好了。

    至少没让弗兰斯海军折戟在南中洲海,保有实力的拉罗谢尔,还有再战之力。

    但,交趾战场上的李思成可不会放任弗兰斯拦住去路。

    短时间内,弗兰斯海军不会踏入中洲一步,李思成可以放心大胆的攻略整个交趾。

    平和前线,顺军炮兵每天像上班打卡一样,到点开炮。

    防线上的弗兰斯人也习惯了顺军的做法,估摸着时间该躲躲。

    只不过,6月25日这一天的炮击显的不同寻常.....

    轰轰轰轰~~

    躲在防炮洞的弗兰斯人,本来还聊天打屁,听到铺天盖地的炮声,全都一愣。

    顺军出动了所有重炮,一股脑砸向弗兰斯防线。

    呜~~~轰隆~

    李思成前段时间的炮击,看起来就像浪费炮弹一样,但李思成有自己的打算。

    人能躲避,阵地跑不了。

    无法大量杀伤弗兰斯的有生力量,但构筑好的防线经过多日来的轰击,变的坑坑洼洼。

    前期,弗兰斯人还会修一修,但每天被炸,加之顺军一直没有发起进攻。

    所以,弗兰斯人懈怠了,堑壕还是那个堑壕,但前方的铁丝网等障碍物全都夷平了。

    炮击持续了40分钟,弗兰斯人意识到了不同寻常,但缺乏重武器的他们,不能和顺军打炮战。

    后方指挥所,弗兰斯指挥官维拉尔松,看着前线炮火连天,马上下令道:“让预备队准备战斗,顺国人要来了。”

    维拉尔松,是弗兰斯名将蒂雷纳公爵的第6代玄孙。

    此时的弗兰斯没有了贵族,但从小家境优越的维拉尔松还是选择从军,想要追寻祖先的脚步为弗兰斯攥取荣耀。

    正经科班出身的维拉尔松没有过多的教条主义,反而更有创新。

    当大明首次采用堑壕时,得到消息的维拉尔松立刻让手下开始学习。

    只不过,维拉尔松没有在本土担任军职,只是担任弗兰斯东南中洲殖民军总指挥。

    “将军,现在就动用预备队会不会太早了。”戴着弗兰斯特有高脚军帽的副官,忍不住劝解道。

    “不,前线绝对挡不住顺国人的冲锋,堑壕体系没有重机枪和重炮的保护,只能发挥百分之五十的效力。”维拉尔松坚持道。

    他是明白人,而且,前线懈怠的情况他也有所了解。

    这里是殖民地不是本土,弗兰斯驻交趾本土军全是二流部队,战斗力强的部队全在西洲,防备隔壁的德其索伦呢。

    维拉尔松只能有多少菜做多少饭,他尽力了。

    炮击停止后,顺军在军官的鼓舞下发起了冲锋,虽然不像明军那样狂热,但该有的军事素养都有。

    弗兰斯可没有重机枪,只能靠着步枪阻挡顺军,之前有一道铁丝网还好,现在,这道唯一能给顺军造成麻烦的东西没了。

    穿着蓝色军装的顺军,没付出多大代价就冲到了堑壕边。

    中洲人一直很注重近身肉搏技术,不管是大明还是大顺,都有自己的拼刺教学。

    李思成的部队多是由邻右省人和南云省人组成的,两地地理条件和交趾相似。

    世代生活在两省的居民很擅长山地作战,肉搏能力也是杠杠的。

    很多顺军士兵腰间都会别着一把砍刀,无论是穿越密林还是砍甘蔗,砍刀即是武器也是他们的生活必需品。

    跳进堑壕的顺军,要么用上了刺刀的步枪麻利刺杀敌人,要么丢下步枪掏出砍刀不断砍杀。

    除了军官,大部分弗兰斯士兵都看不起这些身材矮小的顺军士兵,但一接触,这些身材矮小的顺军,在短时间内就能要了弗兰斯“大高个”的命。

    惜命的弗兰斯人可没有誓死抵抗的决心,很快,第一道堑壕被放弃,这也是维拉尔松的命令。

    维拉尔松的预备队在后方40公里处,结合城市构筑了新的防线。

    不费吹灰之力,李思成看到了插在高点的大顺龙旗,这意味着弗兰斯阵地已被攻陷。

    “将军,弗兰斯人撤了,我们赢了。”副官一脸兴奋道。

    李思成没有赞同副官的话,虽然弗兰斯人在他眼里是废柴,但也没有这么怂啊。

    弗兰斯陆军好歹是西洲称王称霸的存在,虽然被德其索伦按着锤了一顿,但除了德其索伦,其他西洲国家的陆军完全比不过弗兰斯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帝国:我拥有百分比加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小奋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奋斗并收藏帝国:我拥有百分比加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