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苹果尽快打探梅利卡人的情况,算是将功折罪吧。”

    陆长风想了一会,决定先摸清对手的情况再说。

    副手立马走出办公室,前往电讯处办差。

    陆长风在副手出门后,起身看着挂在墙壁上的万国堪舆图,意味深长道:

    “有意思,你们都开始注重情报发展了吗?”

    “那锦衣卫就不再孤单咯......”

    是的,随着世界各国的联系逐渐紧密,情报工作显得越发重要。

    世界有名有姓的列强们,都开始成立自己的情报部门。

    根据重视程度不同,进度也有所不同。

    显然,梅利卡人眼光独到,刚露面的小老弟狠狠打了大哥的脸。

    ......

    不提阴影里的战争,乾武皇帝周晟铭,通过这段时间的不断磨擦,终于有了皇后人选。

    因此,周晟铭找到徐瑾瑜说道:

    “母后,朕觉得薛婉清不错,可以作为后宫之主。”

    听到周晟铭这么说,皇太后徐瑾瑜立马在脑海中回忆薛婉清的履历背景。

    这些天被皇帝临幸过的女人,徐瑾瑜都会收集资料以备不时之需。

    很快,徐瑾瑜想到这薛婉清是何方神圣了。

    大儒薛子明的孙女,文学家薛杨的女儿。

    要说薛家也是不凡,往上数几代都是文化人,真正的文化人。

    薛家历代都出过进士,不过自从显徽帝之后,薛家从此不再踏足官场,一心只做学问。

    显徽帝是五贤帝之后的又一贤明皇帝。

    只不过对比五贤帝的功绩,显徽帝主要是纠正了略显腐败的官场。

    并且改革了大明的赋税体系,士绅一体纳税就是显徽帝搞出来的。

    显徽帝是大明246年登基的,是五贤帝之后的第11个皇帝。

    都知道,一个王朝长期统治之后,不可避免会进入王朝衰退期的怪圈。

    大明要不是出了个五贤帝,直接让大明保持了200多年的上升期,哪来的500年大明。

    这位显徽帝就是在王朝逐渐没落的时候登基的。

    并通过10多年的革新,扭转了大明坠落的势头,重新让大明回到赛道,向前奔跑。

    因此,显徽统治时期也被人们称为显徽中兴。

    薛家的薛正国就是显徽时期的帝国首辅,并主导了一系列改革变法。

    凡是沾上变法二字,基本没人有好下场。

    薛正国也是如此,在显徽帝死后,本来已经致仕在家的薛正国,被当时得罪过的权贵们揪了出来。

    而新登基的皇帝,为了稳定朝政默许了朝臣报复薛正国。

    不过,当时的皇帝也算拎得清,只准报复薛正国,不准波及薛家。

    因此,薛正国成为了又一个因为变法而被车裂的人,之前的人叫商鞅和吴起....

    薛正国不怪皇帝,在帝王眼里,什么东西都是有价值的。

    显徽帝需要薛正国当靶子,所以一直保着薛正国。

    变法成功后,国家运转已经不会因某人而改变,那薛正国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变法必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这些人不一定是帝国的蛀虫。

    甚至有的人还是皇室死忠,因此,新皇帝不会忽视这些人的影响。

    新皇帝不会改变薛正国制定的新法,但需要一个人给众人发泄发泄。

    还有谁比薛正国更合适的吗?

    薛正国死后,薛家宣布不再踏入官场,专心研究学问。

    因此,显徽之后的朝堂,薛家人再也没有出现过。

    此次选妃,按照薛家人的尿性根本不会把女儿推入火塘。

    一切都是薛婉清自己要求的。

    薛家的家风让薛婉清自幼饱读诗书,更是接触了各种外国书籍。

    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薛婉清。

    而乾武皇帝登基后的一系列措施,引起了薛婉清的好奇。

    从《大明律》到《乾武社制》,薛婉清仔细研读了皇帝的每一部法律。

    虽然这些法律都是在大臣的手中填充细节的。

    但至少表明,乾武皇帝的眼光超越了很多人,当然也包括薛婉清自己。

    之后的两次对外战争和统一战争,更是树立了乾武皇帝的赫赫武功。

    这是什么?这就是话本小说里的文武双全啊!

    后来,亲王周晟植将迎娶外国王妃的消息传出。

    正研究厚黑学的薛婉清,一眼就看出皇帝在打什么主意。

    薛婉清被皇帝的野心震惊了,也被折服了。

    所以,选妃诏令传来后,薛婉清不顾父亲的反对,自己跑去报名了。

    当时,薛婉清面对愤怒的父亲,只说了一句话就让父亲不再反对。

    “我薛家不入官场,我入的是后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帝国:我拥有百分比加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小奋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奋斗并收藏帝国:我拥有百分比加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