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糯米饼被老太太一个人吃完之后,她的拉肚子的循环终于结束了。

    身体也直接瘦了一大圈。

    而此时,村里甚至都有了风言风语。

    有人说,老太太上次拉肚子讹人,这是上天的报复,报应。

    还有人说,老太太这是惹了灶神了,让她吃不进饭,吃进去也吸收不了,等等。

    更有甚者说,这是赵春花得了绝症了,估计好不了了。

    总之,说啥的都有。

    不过这些留言在老太太不再拉肚子之后,慢慢的都消失了,直到最后她也不知道造成她拉肚子的元凶,竟然是她一直吃的糯米饼。

    知道缘由的齐韵如,默默的深藏功与名。

    地里的活越来越少,开荒的事情总算提上了日程。

    这天一早,村里的宣传员便在各个路口敲起了梆子。

    “通知通知,早上7点到一队大队门口集合开全村大会,一家至少一到两人参与!”

    这是整个村子的通知,一般只有年底的时候才会有。

    因为一队二队每次交公粮的数量不一样,粮食交到公社之后,公社给予一定的金额奖励,会根据两个队上交的粮食数量进行分配,而队伍下面的人口总数和工分总数也是不一样的,年底的时候会开一次全村大会,将全年的情况跟一队二队村民都说清楚,周建业也会当着所有人的面将钱分配给两个队的队长,之后分粮和分钱的事情,便是每个队分别进行了。

    于是,村民们对于还不到年底便进行全村大会这个事情都很是好奇,不知道为何这个时候开全村大会。

    大队门口,也就是一队知青点的门口,当齐韵如一家人到了大队门口的时候,门口已经集中了不少人。

    到的人都在小声讨论今天这个大会具体是什么原因。

    齐韵如也很好奇,前世没有这个事情的。

    很快,人几乎都到了,全村100多户都有人来,人多的家庭甚至来了三五个,乌乌泱泱的四五百号人就围在了大队门口。

    周建业走到人群的最前方,踩了跟凳子站的高了一些,开始大声说话。

    “乡亲们,都安静一下,听我说。”

    听到周建业的话,人群安静了不少,只有个别的人还在小声议论,但听前方的讲话却是没问题了。

    “大家都疑惑,为什么这时候开会,是吧?”

    “是!”“对啊,为什么?”

    人群一阵疑问。

    “因为,我们商量了一下,村里要建桥!”

    “建桥?真的吗?”

    “以后上山捡蘑菇有桥啦?”

    “那不错。”

    看到人们听到建桥的消息一个个兴奋的讨论声,齐韵如也很疑惑,这座从村里通向最近大山的桥,前世75年才建上,那时候村里知青挺多的,在那座桥上还发生过很多的故事。

    这一世,这座桥竟然提前十年就建起来了。

    齐韵如不知道的是,其实,早在好几年前,周建业和秦建富就想建桥了,毕竟,建了桥,村民们可以到山上挖野菜,摘野果,采蘑菇,同时,河的对侧开的荒也能得到更好的管理,村民们的生活肯定会更好一些。

    只是很多村民们并不理解。

    周建业接着说,“因为建桥,公社给村里批了二百块钱,但是,买材料,请建桥师傅,一共最少需要600块钱,除去公社批准的200块钱,还差400,我们几个领导商量了一下,按照人头,剩下的400由两个大队出,一大队235,二大队165,大家都有意见吗?”

    对于村长说的这些,大家都很疑惑,毕竟,这些,最后对他们这些个人的影响,他们并不清楚。

    “这样,预计每家每个成年人出五毛钱,明白了吗?”

    “意思让我们出钱?”

    “这怎么行,我们家二十多口人,成年人十几个,岂不是要出好几块?”

    听到需要自己出钱,人群中讨论声此起彼伏。

    “大家安静,如果,家里没钱,可以先从大队预支,年底工分算钱的话用工分还哈!”

    “另外,还有一个,一大队队员们不需要自己出钱,之前齐知青一家给一大队贡献了200块,大队长秦建富以及一大队各小队组长等人都一致同意一大队200元建桥费用由这笔费用出,剩下的35由大队垫上,年底核算。”

    这一消息,又让人群沸腾。

    一大队的人一个个高兴极了,甚至望向齐韵如感激的目光。

    反观二大队的人,一个个的看向他们队的知青们,怎么这些知青就没有给他们队贡献资金呢?

    村民们那眼神,一个个的带着些许谴责。

    甚至有的村民想要上前抓几个知青,让他们出钱,吓得朱志远几人离着二队的村民远了一些。

    二队的知青,除了新来的四个知青,朱志远,乔新宇,沈华章,周春梅,老知青三个,辛建航,万联玉,梁胜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重生六零:小知青带着空间爽爆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君心如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君心如月并收藏重生六零:小知青带着空间爽爆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