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我这个山里娃,来自于滨海小镇的蓝婕,就是妥妥的白富美,她不仅有钱,有文化,还有超乎想象的眼界。

    我收下蓝婕的资助后,蓝婕根据龙泉湾景区的规划布局,给我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点是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建议我即刻联系屈霞,以郭兰英老师的成名作《南泥湾》为创作背景,结合安市的风土人情,编排一部大型“红色”舞台剧来丰富景区文化。

    第二点是大力发展民宿业,利用棚户区改造项目,以村为单位,整合宅基地,统一规划部署,争取做到户均一间民宿房,进而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

    第三点是区域化种植,整合龙泉湾境内所有耕地,科学分配,形成有效的农业链,配合线上农场,做到播种有规划,管理科学化,收售自动化,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提高第一产业的经济效益。

    做到以上三点还不够,得科学规划景区周边的第三产业,形成有效的旅游产业链,龙泉湾下辖的十二个行政村,才有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给自足,丰衣足食。

    “郑启,我此次来安市最大的收获,就是挂在你嘴边的那句话——搞工作要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口号喊得响亮,不如工作干得漂亮,形象工程搞得再光鲜亮丽,也没有老百姓过上富裕日子实惠。”

    蓝婕告诉我,一个国家的稳定,需要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员工们的辛勤付出,她回去后,一定努力工作,尽可能为员工们谋求更多福利:“我真的有些后悔,后悔当初丢下你远渡重洋……”

    “对不起……”蓝婕能来安市找我,说明她依旧无法割舍心中的那份爱意,可我和白雪走到了一起,已经回不到从前了:“谢谢……”

    我的“对不起”,一半来自于三年煎熬里的埋怨,一半来自无法重归于好的歉疚,而“谢谢”则出自很多方面,蓝婕是我的初恋,也是我的经济学启蒙老师,更是我梦想的奠基人。

    蓝婕曾问过我,愿不愿意和她去南方生活,我告诉她——我的家在北方,并没有细思她直面的困苦,一心想着回到生我养我的黄土地,改变其落后的面貌。

    如今想来,当爱情遇到困难时,退缩的人不是蓝婕,而是我。

    蓝婕教我经济学知识,就是想把我带去南方生活,可我却想回家乡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蓝婕便带我去了一个又一个名胜古迹,意在帮我积累旅游知识,回家乡实现自己那个疯癫的梦想,而我却天真的以为她喜欢旅游。

    “郑启,你爱过我吗?”

    怎么会没爱过呢?

    如果没有爱过,我怎么会迷失在这座三线小城里,醉生梦死地消磨了两年多时间,不思进取,虚度人生呢?

    见我点了点头,蓝婕终于露出了一抹灿笑,只是那不争气的眼泪,遮住了她皓眸里的温存,看上去并没有那么潇洒:“有机时间了,去我家转转,我妈想见一见你……”

    “好。”我和蓝婕虽然回不到从前,但情谊尚在,我相信白雪不会狭隘到,让我和蓝婕老死不相往来。

    “你会给我打电话吗?”

    “会,你脑袋里有我欠缺的知识。”这是我的心里话,蓝婕不仅有丰富的知识,还有超前的理念,是我见过最有学识的人。

    “我明天早上九点的飞机,今天下午得赶往省城……”

    “我去送你……”

    蓝婕会心一笑,指了指麦田里的铁路:“我想让你陪我走走……”

    龙泉湾距安城三十五公里,沿铁路至少得走上六七个小时,才能抵达安市,可倔强的蓝婕,非要沿着铁路步行前往安城。

    我能说什么呢?

    别说她给龙泉湾资助了一千万元善款,就凭她不远万里来安市看我,我也不能拒绝她的要求呀?

    于是,我俩便沿着弯弯曲曲的铁轨,一路赶往了三十里外的安城。

    九月份,西北的天气早晚温差特别大,晚间穿秋衣都有些冷,可中午时分酷暑的余威尚在,铁路沿线无处遮阴不说,到处坑坑洼洼,走了不到十里地,我便累得不行了。

    “大学者,距安城还有六十里地,你能坚持吗?”蓝婕累得够呛,却依旧不肯放弃,我只好陪着她继续接受烈日的考验。

    “小启,我有件东西想拜托你保管……”

    “什么东西?该不是蓝氏遗产吧?”

    “差不多吧。”蓝婕抿唇笑了笑,从背包里取出一个U盘递给我道:“密码是你的生日,八六零六零六。”

    我虽不是IT精英,但也清楚蓝婕交给我的是一个密码锁,便没去细问U盘的用途:“在走两公里就到崂山了……”

    蓝婕并未接我的话茬,我只好提醒她隧道里危险,得走省道赶往安城,可蓝婕依旧没有接我的话。

    “行吧,我背你下山。”这应该是蓝婕步行赶往安城的最终目的,与其让她崴了脚,我背着她赶往安市,倒不如提前实现她的愿望为好。

    “嘻嘻……”

    我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政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封刀漠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封刀漠北并收藏政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