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磨锐气之外,只会碰一鼻子灰,公司显然不会同意。

    按耐下心中的不甘,几人都沉浸下来,按照培训师要求,苦练内功,锻炼技能。

    转眼,六个月的培训结束,最后做结业报告,参与的五人,都通过了公司的考核,都顺利留了下来。

    考核后,公司分别和几人签署了劳动合同,保密协议,尽职敬业协议等,正是转正。

    临近春节,公司放假,假期是十五天,比国家法定多了八天,这是总公司给大家的福利,为的是照顾省外探亲的同事。

    而在春节放假前,余长等人深入了解了公司的组织架构,人事结构等,同时划分了行业和区域。

    余长被分到了政企组,李铭、杨轻洪分到了公检法组,方琳分到了医疗卫生组,宋雨佳分到了教育组。

    至于薛斌,他似乎不属于任何组,但他目前跑的客户群体,以医疗,政府,国企居多,他的工作情况直接向总经理张天汇报。

    “余长,你有点背啊!怎么被分到了政企组?”李铭道。

    “政企组怎么了?”余长道。

    “现在公司的四个小组,政企组是最没有前途的部门,年年业绩垫底,你不知道?”

    “我不知道呀,怎么说?”

    “政企组连同你在内,现在一共7人,政企的优质客户都被前面6人瓜分完了,剩下的都是些残羹败絮或者啃不下来的硬骨头,划分给你,不是让你去送死吗?”

    玉溪一共两区7县市,其中,两区4县市都有人在跑了,余下的只有鹅城、平城、元城三个自治区没有人跑。

    按照此规划,这三个区岂不是都要落到余长头上?

    “没事,公司让我打哪里,我就打哪里。在不能创造财富的时候,积累创造财富的能力,也不失为一种机会和成长。”

    “你就乐观吧!到时候有你哭的。”李铭挑衅道。

    “政企组的销售总监黄视通,来公司九年,业绩平平,据说能够坐上销售总监的位置,完全靠资历熬上去的。”

    “对,我也听说了,所以你惨了。听说黄视通此人,心胸狭隘,锱铢必较,手下之人被逼走了一批又一批,现在留下的,都是换吃等死,和黄视通沆瀣一气的主,守着几个老客户,死不了,但对公司的产值也起不来。”

    胖子李铭说完,余长也陷入了沉思,他在五人中的考核成绩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也不是最差的,公司为何会将他划分到这样一个组?

    随机?

    刻意为之?

    余长有点想不通,但是既然公司已经做出安排,那么他只有服从安排,因为他始终相信,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越是困难,艰苦的地方,越是能锻炼人。

    果然,在第二天的部门小组会议上,黄视通宣布了,将鹅城、平城、元城划分给了余长。在会议上,余长简单的做了自我介绍以及向前辈请教等客套话。

    会议的时间并不长,大概十五分钟左右就结束了,会议的内容除了划分余长负责的区域外,就是其他销售人员汇报近期的工作进展,进度,以及年底的收尾工作等。

    会议结束后,余长来到了自己新的工位,开始查询有关鹅、平、元三地的相关资料。鹅城距离玉溪市中心大概一小时车程,而元城和新城相对较远。并且,三地都是少数民族自治县,人口少,经费有限,可谓贫瘠得不能再贫瘠的土壤。

    怪不得没人接手,原来都是穷县啊!

    余长花了大概一个小时时间,查询了地理、人口、车程、政府单位、国企单位、省企单位等资料,为节后的拜访做准备。

    做完这些后,余长想了想,还是决定去找一下黄视通。

    当他来到黄视通办公室门口时,刚好见他要出去,余长连忙道:“黄总监,你要出去?”

    黄视通看了余长一眼,边收拾电脑包,点了点头,道:“嗯,有事?”

    余长想了想,道:“黄总监,我刚刚查了一下三地的相关资料,有些不明白的地方想要向你请教,同时关于这三块的市场如何跑,想要你指点一下。”

    黄视通闻言,停了下来,看了一眼余长,指着沙发说道:“坐吧!”说完,转身给余长倒了一杯茶,也坐了下去。

    “说说吧,你有什么疑问。”黄视通没有寒暄,没有客气,直入正题。

    余长道:“三地的政企我都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查阅了政府采购网的相关中标公告,说明这三地每年还是有采购需求,可为何近三年都没有我们公司呢?”

    余长说完,他敏锐捕捉到了黄视通的脸色变化,只听他说道:“这三县是公司的软肋,公司进三年都没有安排销售人员负责,这不,你来了,公司重新做出了战略调整,将你安排去了那里。”

    “小余啊,我听说你在培训期间的成绩是不错的,我也相信公司将这三县划分给你,是对你的信任,你可要加油啊!”

    余长点点头,道:“多谢黄总监,我会努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做销售的那些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沧海横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沧海横流并收藏我做销售的那些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