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信息和概括,我已经向部门总监汇报了,他应该和张总说了吧?不然也不会让我先下来跑。”

    如此大金额的项目,盯的商家一定很多,按说这样的项目,至少应该教育组的总监杜海涛亲自下来跑。

    甚至张天亲自出马也应该,可公司为何会同意余长陪同宋雨佳一起跑呢?

    难不成让两人当炮灰?张天不会这样想,更不会这样做,那说明此时的张天并不完全清楚情况。

    余长想到了一种可能,而这种可能让他背脊有些发凉。

    “雨佳,你向公司申请我和你一起跑,是谁同意的?”

    雨佳眉毛微动,道:“是公司的副总经理,王国中。”

    闻言,余长暗道糟了。

    王国中,公司的副总之一,分管HR、行政和商务部门。他本身不是销售出身,而是行政出身,原先在总公司做商务部的部门经理,2011年才调下来,担任分公司的副总。

    而余长之所以说糟了,有两点原因。

    第一、王国中不是销售出身,不知道项目对于销售的意义和重要性,也分辨不了,什么类型的项目应该让什么级别的人去跑,他仅仅是在职责上履行审批同意宋雨佳的申请;

    第二、如果王国中是刻意为之,那么他此举完全是将余长放在火上烤,想看余长的笑话。

    余长进公司半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500万业绩的壮举,这定然会让有些人眼红,尤其是一些在公司混吃等死的老油条。

    而如果能看到余长出丑,甚至犯错,对这些人而言,在心理上会是一种难掩的快感。

    这些猜测和臆想如果正确,那么真的就尴尬,同时余长也只能赶鸭子上架,无路可退。

    由此可以判定,张天目前应该还不清楚三地教育系统这个项目,不然,不会同意余长陪同宋雨佳一起跑的。

    两人的段位都还不够,下来除了了解基本情况,跑局长或者局长以下的人之外,再上一层的关系,两人都还不够格。

    “这几个项目预计什么时候会采购?”余长问道。

    “大概七、八月份这个样子。”宋雨佳回复道。

    “如此看来还有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时间,从项目操控的角度,应该还来得及。”余长道。

    宋雨佳点了点头,道:“这个项目信息我也是这两天才获知的。”

    按照宋雨佳的段位,这两天才获取信息,属于正常情况,但这个项目的酝酿不可能这两天才开始。

    早就有人布局了,这是可以肯定的。

    有必要将此消息告诉张天,随即,余长编辑了一条信息,将事情的经过,以及目前掌握的情况向张天做了阐述。

    张天听后沉默了一会儿,道:“这件事我得好好想想,明早给你们答复。”

    从张天的停顿中,余长可以判断,他对教育口的杜海涛的工作方式和状态极为不满。

    而余长的汇报,似乎点燃了一颗雷,成为事情的导火索,两周后,杜海涛主动辞职,离开了公司。

    为此,余长自责和歉疚了很久,他一直以为是因为他向张天说了关于杜海涛的情况,张天逼迫杜海涛辞职的。

    一直到后面,三县校园监控系统改造升级项目竞争到水深火热时,余长才知道,杜海涛原本早有了二心。

    当晚,余长和宋雨佳聊了很久,将她掌握的三地的项目信息都牢记心中。

    第二天,张天来了电话,说:“元城的项目你们先不要跑了,重点跑鹅城。”

    余长答应,随即对宋雨佳说:“鹅城教育局电教室的人能否约了一起吃饭?”

    宋雨佳思考了一下,道:“我试试看。”说完,转身打电话去了。

    而余长电话赵副,询问了教育系统是否有熟人,赵副回复说:“分管信访的副局长是我的老同学。”

    “能否约见一面,或者吃个饭?”余长道。

    “怎么?有大项目?”赵副问道。

    “是的,鹅城教育系统将进行一千多万的校园监控系统改造。”

    听到一千多万,赵副的眼睛一亮,道:“我接着问问他得空不?”

    销售兵法六式二十招,第一式第一招:发展内部向导。

    大概过了五分钟,赵副回复信息,道:“成了,明晚七点,西湖听风楼。”

    宋雨佳也打完电话,道:“我约了电教室副主任,他带他的徒弟。”

    “可以,正好错开了时间。”见宋雨佳疑惑的模样,余长继续道:“我托人约了教育局副局长,虽然他分管信访,没有分管电教,但关于项目的事情他应该也知晓,对照电教和副局给的信息,我们就能判断信息的真实性。”

    这个项目,在余长和宋雨佳做努力的同时,张天也在暗中做着关系,只不过他做的关系比之目前的余长和宋雨佳,不知高出多少倍。

章节目录

我做销售的那些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沧海横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沧海横流并收藏我做销售的那些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