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并形成对话,如果确认资金方是海投,那么就有了先入为主的优势。

    因为在柴宁看来,贾副随时存在着不可控,也没法控的情况。

    柴宁继续道:“我已经知道如何将此水搅浑。”

    接着,她打了电话给赵副书记,让其在常委会上务必坚持分包,并巧妙地透露了书记会干预此事的想法。

    她相信,此事一定会很快传到县长耳朵,至于县长如何决断,那就看对方的意思了,但余长可以肯定,县长不可能将基本到手的蛋糕轻易被人给端了还能心平气和。

    做完这些后,柴宁看向余长道:“你和总公司负责接洽此事的同事交流一下情况,形成意见统一。”

    余长连忙应了一声,与其说接洽此事的同事,不如说直接向林静瑶汇报,此前,余长已经从人事部那里获得了林静瑶的联系方式。

    发信息道:“你好,林总监,我是余长。此项目县委一哥打算干预,海投希望很大,柴总监的意思是搅浑水,力求分包。”

    余长的信息发出去一分钟,林静瑶便回复了简短的几个字:“知悉。海投那边我去接触。”

    向柴宁汇报了信息的内容,柴宁想了想道:“行,就按她说的做。”

    虽然不知柴宁和林静瑶有何过节,但在是非面前,在公司利益面前,孰轻孰重,柴宁还是能够掂量清楚。

    “那接下来我们做什么?”余长忍不住问道。

    “回酒店补觉。”

    余长:“......”

    下午躺在床上,余长却没有了睡意,心中一直在想此项目的最终结局会如何?

    他做了几个分析:

    1、海投是县委书记的人,如果资方最后选择的是海投资本,那么关于是否分包并且由哪几家公司来做,党口应该会尊重政府口的意见,毕竟官场很多时候就是一个平衡的磁力场,一家独大,专横独断不利于元城县委的稳定和和谐,也不利于领导班子的和睦,但也不能排除一把手想要独吞政绩,毕竟追求利益最大化石人性的通病;

    2、如果考虑平衡,分包成为定局,那么有几个常委暗中使劲,拿下其中一个包的可能性比较大,接下来只需要考虑产品选型以及和资方的利益博弈,产品的选型定然需要产品经理出马,届时再通知黎思言依然来得及;

    3、如果一家独大,采取统包,就有点赌的性质了,赌赵副书记和县长会不会顶着县委书记干,如顶,则最后的结果可能分包。项目本身就是政府口的事情,书记干预,而作为直属的县长无所作为,那只能说明其根本没有实力和书记一哥抗衡;

    4、综合分析,余长觉得利益平衡的可能性很大,毕竟在其位,至少应该给自己留一线,一家独大的哲学思想本身并不利于和谐、团结和发展,也不适用于官场随时可需的微妙平衡。

    在柴宁补觉期间,余长向黎思言汇报了项目的进展,当然都是浅说,并未涉及更深层次的内容。

    现在余长等人在此项目中并不能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他也告知了黎思言,不能保证将主推的产品推进去。

    黎思言并未有任何不满,仅说尽力而为,需要帮助随时可配合之类的话。

    而现在需要认清一个事实,余长等人在尽力做关系的同时,竞争对手也在暗中努力,竞争的厂家也在努力。

    大家都在博弈,博的便是谁能笑到最后,亦或者,大家都能成功,分走属于自己的那块肉。

    融创资本如果不能成为垫资方,那么毫无疑问,融林集团定然会使出全身解数争取其中一个大包,这也间接可以证明,县长和书记的博弈中,不可能轻易相让,定然会为自己背后的资本方融创资本争取最大的利益。

    这一觉柴宁睡得非常沉,直到天黑了她才给余长发信息道:“肚子饿了。”

    “想吃什么?”余长连忙问道。

    “都行,你定。”

    “好。”余长应了一句,连忙打开手机搜索附近的美食,不多时,他便找到了目标,发信息道:“干锅鸭?”

    “行。我需要洗洗。”

    ......

    晚上九点多的时候,林静瑶突然发了条信息道:“余长弟弟,月高人暖,在干嘛呢?”

    收到此信息时,余长正和柴宁在吃饭,为了不引起柴宁的不悦,余长选择锁屏并未第一时间回复。

    而柴宁深看了余长一眼道:“是林静瑶那个老女人吧?”

    余长脸色一阵尴尬,看了柴宁的眼睛一眼,还是选择实话实说,道:“嗯,是她。”

    柴宁夹了一块肉放在碗中,沉声道:“她那边有什么消息没?”

    余长连忙回了一句,道:“林总监,那边有什么消息了么?”

    林静瑶发了一个笑脸,接着又道:“海投的人嘴很铁,但基本可以判定成为垫资方的可能性很高。”

章节目录

我做销售的那些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沧海横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沧海横流并收藏我做销售的那些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