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城的项目,光是京瓷的产品占比就接近2000万,如果按照3%核算就是60万元,而60万元是作为纯利的,产品部可以提走50%,也就是30万。

    当然,厂家的核算方式和供应商不一样,项目金额是2000万,但实际厂家出库金额也就1500左右。

    具体合同如何和厂家签订的,余长不关心,毕竟这事和自己没有多大利益关系。

    有了这三十万,黎思言便可以搭建部门的小金库,一部分拿出来,分给部门人员,一部分留为私用,以后吃喝花销再不用受制于总公司这没人性,不懂变通的财务制度。

    这种制度从分公司的角度而言确实有所偏激,对分公司的员工不公平,也不人性化,一直到几年以后才逐步废除,而那时的余长已经享受了新制度带来的福利。

    听完黎思言的讲述,余长暗觉之前自己确实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以黎思言的个性,她不屑于偷偷摸摸做事,也不屑于为了那点小利,于公司的形象和影响而不顾。

    想通了这些,余长主动敬酒,道:“思言姐,这杯酒我敬你,第一恭喜你,终于可以弄自己部门的小金库,第二、我想给你道个歉。”

    黎思言听前面一句,心情大好,再听后面一句,扯着嗓门道:“好好的,你道鸡毛歉啊?”

    余长看了黎思言一眼,刚要开口,柴宁却抢先一步道:“我替他说吧,先前你力挺主推品牌,势必想把品牌推进去,余长不知前因后果,以为你要割马草,养夜马。这不,先前还郁闷着,现在听你一说,豁然开朗了。”

    黎思言闻言,瞬间明白过来,拍了拍自己的膝盖,大笑一声道:“多大的事,也怪我,事先没和你说明白。你这兄弟坦率,我认了,来,不说了,走一个,都在酒中。”

    余长和她碰杯将满满一杯酒灌入腹中,解开了心中的疑惑,他顿觉畅快无比。

    当晚,三人一共喝24瓶海尔滨,平均算下来就是每人八瓶,回去的时候三人都有点飘了。

    柴宁和余长依然住在一个酒店,但黎思言并未和两人住在一起。

    并未和余长有过多的言语交流,柴宁拖着七分醉意的娇躯回了房间。

    回到房间,仰躺在床上,余长总结着这段时间的得失,他暗自告诫自己,【一个人的心有多大,他的世界就有多大,一定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方能在销售之路上走得更远。】

    “谢谢啊,宁姐。”想通透这些后,余长还是给柴宁发了一条感谢信。

    柴宁发了一个笑脸,她自然知道余长谢字背后的蕴意。

    虽然柴宁并没有说,但在余长努力处理小组委员会关系的时候,柴宁也没有闲着,最后县委的人干预,并最终选中了京瓷,有她的功劳。

    柴宁做事时高调,雷厉风行,刚正不阿,但是做人时又极为低调,从其和黎思言相处便能看出。

    余长还想继续和柴宁聊天,但感觉她并没有想聊的欲望,道了晚安后便睡去。

    第二天,黎思言回了公司,关于最后网络安全产品是否会选择天融信,她也看开了,毕竟京瓷已经成功,虽有遗憾,但她的目的达到了。

    最后的网络安全产品是否会选择天融信,她已然不在意。

    周五的下午,网络安全产品终于选出了,既不是天融信,也不是恒安,而是选择了奇安信。

    这结果,出乎了余长和柴宁的预料之外,奇安信和其余几大品牌相比,显然中气不足,在指标,价格区间一致的条件下,奇安信被选中的可行性应该最小。

    不过,这一选择也基本达到了利益平衡的微妙局面,很好地平衡了小组成员之间不同的声音。

    回公司的路上,柴宁让余长开车,而她再次选择坐到了后排。

    因为此项目基本已经定下,接下来便是招投标程序,没有什么意外的话,中标是必然,余长的心情格外不错。

    “宁姐,我有个问题一直想问你。”开着车的余长忍不住心中的好奇。

    “嗯。”柴宁关闭了手机屏幕,道:“什么问题?”

    余长淡然一笑,道:“我开车时,你一直喜欢坐后面,是因为不放心我开车的技术吗?”

    关于交通常识,有这样的说法,坐在副驾驶是最危险的,因为人性的本能,在遇到危急情况时,不管副驾坐的是谁,哪怕是你的亲生父母,首先保护的都是自己,这无关于其他,而是人性潜意识里面的一种本能。

    其实跑了几次高速,余长现在开车已经很稳,车技算不上一流,但至少保证安全不成问题。

    柴宁嘴角露出淡淡弧度,道:“没什么,习惯而已。”

    余长略带挑衅道:“真的只是习惯么?”

    从后视镜中,余长看到柴宁的脸色稍稍一紧,耳垂红晕显现,虽然很快恢复正常,但还是被余长捕捉到了。

    “嗯,是习惯。”

    没有在此话题上纠结,余长想了想还是道:“宁姐,真的感谢你为我做的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做销售的那些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沧海横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沧海横流并收藏我做销售的那些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