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有点懵,郭靖本就是后世小说里的人物,他魔改成了春秋之人,如今这帮游侠儿竟然想要给郭靖立庙?!

    谁出的主意,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马谡心中一动:“韩龙,如今城中有多少游侠儿?”

    韩龙老老实实的说道:“应该有四五百人。”

    马谡的眉头皱了起来,襄武城中多了四五百游侠儿,怎么自己平时没有看见有这么多闲人?

    两汉之中,游侠儿与普通百姓不同,他们衣着破烂,却大都有一把好兵器,马谡如今主管襄武城,城中多了这么多持兵器的游侠儿,自然会引起他的重视!

    “竟然有这么多人?怎么我看城中治安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啊?”

    马谡接着又问。

    韩非子对游侠儿没有什么有好感可不是因为他自己的感觉,而是游侠儿这个群体向来好勇斗狠,经常当街争斗,血洒当场,极大的影响了社会治安和法制建设。

    所以韩非才会如此痛恨游侠儿。

    可这段时间,襄武城中的治安非但没有变坏,似乎还在向好的一面发展,至少连小偷小摸都少了不少!这让马谡大为不解。

    却见韩龙脸上露出尴尬的表情。

    “前段时间,不是丞相在襄武吗?”

    一听这话,马谡明白了过来,原来是因为这个!

    诸葛亮治蜀,用的就是法家的手段和制度,蜀科之严,号称三国之最,这种来自朝廷的强力手段,那个游侠儿能受得了?

    想来是这些游侠儿中多少有人吃了些苦头,所以听到诸葛亮在襄武,气都不敢出!

    好容易等到诸葛亮走了,这些游侠儿才活泛了起来。

    马谡并没有拒绝韩龙说要为郭靖立庙的建议,这是好事,立了庙之后就能给这些游侠儿树立一个精神圣地,只是马谡在想,如何才能将这件事作用更大化!

    马谡的脑子转的飞快,他想起了后世之人修建庙宇的做法,集资!

    等庙盖好之后,再立一块碑,上面记录下出钱修庙的人的姓名。

    这似乎是个好办法!

    马谡微微一笑:“要给郭氏修庙?这是大好事啊!只不过你们想怎么修?”

    韩龙不假思索的说道:“别驾,我们愿意凑钱!”

    马谡笑着摇摇头:“若是凑钱,那何必用你们这些游侠儿,官府自己出钱修不就是了?”

    韩龙一时间不明白马谡是什么意思,只能怔怔的看着马谡。

    马谡轻笑一声:“在我看来,为郭氏修庙,在乎的乃是心意,若仅仅是出钱,难免显得诚心不够,我意,修庙的所有木材全部由游侠儿提供,谁提供的木材就刻上他的名字,并且在庙宇建好之后,我会命人专门将出力的游侠儿的名字记录下来,刻成一碑,供百姓瞻仰,如何?”

    韩龙一听大喜:“别驾如此厚待我等,我等感激莫名!”

    这年头谁不想留名后世呢?游侠儿也是人,他们自然也想!

    有了这块碑和那些刻着游侠儿名字的木材,只要这座庙存在一日,这些游侠儿的名字就会被唱颂一天!

    韩龙激动的已经坐不下去了,恨不得现在就出去将这个消息告诉襄武城中的这些游侠儿。

    马谡却挥挥手让韩龙稍安勿躁,经过他魔改之后的郭氏英烈传虽然能调动起这些游侠儿的激情,可他魔改的时间是春秋,毕竟年深日久,人物不够鲜活。

    他还得想个办法,让这些游侠儿崇拜的人物更加鲜活,更加贴近这个时代!

    桃园三结义!

    他的脑海中直接浮现出这个想法!

    不得不说,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情节,未免也太符合这些游侠儿的价值观了!

    试想一下,一个广有家资的小地主,因为一面之缘,就敢倾尽家资,支持自己大哥的创业!而他大哥那时候还是个卖草鞋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胸怀?

    老二不得已投降曹操,却土城约三事,得知大哥消息之后,不远千里带着嫂夫人寻找大哥!更是过五关斩六将!这又是一种什么信仰?

    而当大哥的呢?当得知二弟被东吴鼠辈背刺身亡,发出的那一声悲鸣。

    “朕贵为天子,若不能为弟报仇,纵有万里江山,又何足为贵!”

    毅然决然的发起了讨伐东吴之战,虽然最后兵败夷陵,葬送了蜀汉恢复汉室的希望,可谁能说刘备不是个重情重义的英雄?

    这三兄弟事迹年代不远,而且都是实事,桩桩件件似乎都是为游侠儿量身定做的!

    若是以这三兄弟的事迹为主,再辅以杜撰出来的郭靖的事迹,想必会更加动人心魄!

    此时的马谡已经顾不上诸葛亮如何想,自己先痛快了再说,请韩龙先去告诉游侠儿建庙的事,自己却扯出绢布,开始书写这三兄弟的事!

    以他这个前世扑街写手的本能,这本三英传只写的荡气回肠,英雄气几乎扑面而来。

    写到一半的时候,黄舞蝶来了,她本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我乃马幼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春山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春山远并收藏三国:我乃马幼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