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说了片刻后。

    张观策再度嘱托了几句,便看着郭桓远去。

    此一去。

    其便是户部之人,和丞相府完全脱离关系。

    而在明面上,郭桓今日来到中书省,其实也是来走官面流程的……

    一直看到对方走出门口。

    张观策暗自沉思片刻,这才收起卷宗,往里间走去。

    穿过一条长长的廊道,过了凉亭,来到靠里间的后院。

    便很快就是最为熟悉的正房。

    张观策推门而入。

    “吱吱!”

    此时,胡相还是往常那副样子,一身宽袍广袖,全身心的注意力,都投注在那个帮着双脚的猕猴身上。

    “这新来的猴头最是难训,野惯了就得好好磨。还是家养的好哇,我就算松开链子,把它放出去,它也知道谁才是它的主人。”

    张观策微微一笑,知道这是胡相话里有话。

    再度等了好久。

    等到胡相,把那猴子喂的差不多了后。

    他才笑道:“要么说胡相手艺惊人,这野猴我看……再过几天,就心悦诚服,拜在胡相脚下了。”

    “嗯。”还是只给张观策留下背影的胡惟庸,闻言先是点了点头,旋即想到什么,又摇头。

    “倒也不对,其实这猴头我倒是不喜欢,但送来这猴头的人说,他在捕这猴头的时候,曾见过其和一个小金猴在一起。本相便想着,把它驯服了,到时候再把它放回山里,就能给本相把那小金猴也跟着带来。”

    “到那时候,这小金猴连带着家里的一起养,长大了就更忠于本相。”

    说着说着。

    胡惟庸也不禁笑了起来,旋即想到什么,这才问道。

    “事情办好了吗?”

    张观策连忙道:“已经办好了,其人性格木讷,古板迂腐,虽说照章行事,但又不擅长拒绝人,实在不是一块好料。真不知道圣上让他来宝钞司干什么?难不成真的放一个棒槌来,便于掌控?”

    “不过,到底是宝钞提举司,此人倒是随便用点手段,便可收服……”

    “本相不听那些保证,须知诸葛都有百密一疏,本相想要的是,纵然是那是万一的万一,也要有后手等着。”胡惟庸径直摆手。

    “所以……有后手吗?”

    张观策犹豫了片刻,这才道:“有!”

    “有就好,本相这几年,可真是为圣上殚精竭虑,直到圣上因为洪武五年的败仗,而耿耿于怀。”

    “本相交好的那些淮西功将,这几年也时常来信,说是军中疲倦了。”

    “唉!这大明朝的重担全在本相肩上,五百万贯,也算是为陛下分忧了。”

    说着,他便挥了挥手,“下去吧。”

    “是!”张观策很快下去。

    而胡惟庸则是看向面前的猴头,“来,这前面甜头要给够,中间还得敲打,这就养的熟了……”

    ……

    苏贵渊出了中书省。

    宝钞提举司作为新设的衙门,当然没有在宫城附近,不过距离的也不远。

    大约半个多时辰后,苏贵渊这才来到了提举司衙门。

    衙门很清静。

    但占地面积倒不小。

    而且苏贵渊倒是知道,此地的两局,两库,并不对外公开。

    苏贵渊到来后,也是知道,这两局、两库之内,都有各自管理的大使、以及副使。

    都是九品。

    从官员配置上看来。

    朱元璋只是将这宝钞提举司,当做补充大明经济体系的一个工具。

    而苏贵渊在简单的熟悉了一些流程后。

    便坐堂准备翻看往年的卷宗。

    这是他最为熟悉的地方。

    也就是这时……

    “苏兄,真的是你啊苏兄,好久不见!”

    随着一道爽朗的声音响起,苏贵渊初听只觉得熟悉,抬眼一看,立马惊喜起来。

    “你……你是……崔……”

    “崔劲!哈哈哈……这才三年不见,怎么苏兄就不记得我了?”

    来人哈哈笑着,满是好友重逢之后的喜悦。

    苏贵渊也连忙站起。

    语气激动,脸上笑意灿烂,“崔兄倒是折煞我了,只是几年不见,一时脑子发懵……”

    崔劲也上前,眼带笑意,看着苏贵渊,满是赞赏。

    “哈哈,再见苏兄,我便想起在户部之时,苏兄常常关照于我。”

    “只是可惜啊,我在户部不到半年,就被抽调而走,本来以为只是临时,却不想当时立下一点小小的功劳,得到上面赏识,这就留在了印钞局。”

    “小心翼翼的干了两年,倒是成了副提举。”

    “本来听说来的新提举,姓苏的时候,我还有些不太相信,直到听到那空印案的传闻,才知道真是苏兄!苏兄这一段时间的精彩,简直比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从空印案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一江东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江东月并收藏大明,从空印案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