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训基地出入口的大道上,整齐停放着一排暗红色大巴,跟刚来时的场景差不多。

    区队长李钊,站在远处盯着队伍,各分队队长忙碌着核准各班人数。

    经历过新训。

    各分队在管理方面,没有刚开始入院那会那么严格。

    也不用班长一直在队伍旁边跟着,生怕哪个晕头鹅,不熟悉环境。

    突然跑错地方。

    如今不需要了,队列排的一个比一个整齐,全体学员提着大包小包,自觉登车。

    陈钧将队伍带到大巴车前,楚鸿飞从队尾跑过来。

    “一班,人齐了没?”

    “齐了。”陈钧扫了一眼队列,大声回应。

    “好,第四辆大巴,带队上去。”

    “注意,各班回到学院后不要到处乱跑,还是回原来的宿舍,代理班长做好监督工作。”

    “开学大典前后,学院会给你们重新分配大队,分配小队,每天除了文化课,大队会根据课程表安排你们日常训练。”

    “所以,全部人员在没有分配大队之前,不要到处闲逛。”

    楚鸿飞不遗余力的,一遍遍提醒。

    陈钧则是站在大巴车的门口,看着自己班里的室友,一个一个上车后。

    他才进入车厢。

    要离开新训基地了,前两天分队长就将手机发给新生自己保管。

    至于其他收走的个人物品,需要回到学院后才能发放。

    手中握着三叔给自己买的手机,坐在大巴上,陈钧内心并不平静。

    明天就是开学大典了。

    学院这时候,应该已经联系到家里了吧。

    陈钧人坐在靠窗的位置,思绪却早已飘出车窗。

    他双眸盯着远处终南山脚连绵不绝的山林景色,手掌不由自主的攥紧,又松开。

    绕是两世从军,很多事情再难左右他的思绪,可想到父母,明天要参加自己的开学典礼。

    想到父亲陈白水得知消息时的喜悦,母亲李秀芬为自己儿子骄傲的神情,妹妹跳着,拍着小手,为自己哥哥高兴的心情。

    陈钧心绪依然难以自抑,男儿当自强,保家卫国当然不含糊,入伍从军更觉理所当然。

    可谁又能拒绝,父母因儿子获得成就时,脸上绽放的笑容呢?

    至少,陈钧不能。

    这几日练习仪仗步,他有太多的话想跟家里分享,可又怕电话打的太勤,引起家里人担心。

    之前竞赛在即,时间紧迫,每周日发手机就十五分钟,匆匆跟家里人问好后就要挂断电话。

    这突然一天一个,父母指不定怀疑他出啥事了呢。

    所以,这几天陈钧给家里联系,也只是简单提了下,学院今天会安排人接他们过来。

    并未提及太多,反正明天就要见面了。

    陈钧深吸一口气,望着窗外的风景出神,心里在默默的回忆着仪仗队练习要领。

    今天回学院,别的同学能闲着。

    他恐怕闲不住啊,开学大典要在学院田径场举行,练习了这么久。

    总要跟着学生会国旗班老周他们,去现场排练几遍。

    这可关乎陆院明天的脸面,疏忽不得啊。

    就在陈钧乘坐大巴返回学院时。

    西京陆军边防学院本科院副院长王占廷,再次联系到融安当地武装部。

    陈钧家乡所在的县城,叫做融安。

    这是一个三省交界中心区域,也是商品集散地,有农副产品金桔,有沙田柚,有些许景区的地方。

    常住人口二十多万,算是一个小县城了。

    9月30日,上午。

    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的融安,尽管临近了国庆,可炎热的感觉,依旧没有丝毫屈服的架势。

    县武装部政委普国涛,正坐在办公室,吹着空调拿着手中的会议文件,研究今年的征兵工作。

    因为就在前天,也就是9月28日,征兵工作会议全面召开,国防有关部门下达了今年征兵要求。

    要在11月1日,开始全面征兵,12月10日开始起运新兵,12月31日前全部运送完毕。

    普国涛有些犯难,其实桂省当地招兵很容易,这跟民众的思想有关。

    比如谁家孩子比较皮实,就会想着送部队两年,收拾收拾就行了。

    若是谁家孩子身体太弱,就会想着送部队,锻炼两年就行,成绩差的就送部队长长见识。

    反正,这道理是怎么说,都能圆到去部队锻炼。

    积极性高,这当然是好事。

    但武装部也不能什么也不干,就等着到日子,下乡溜达几圈,还像去年那样游说,动员吧?

    要想个好点的办法,响应上面的号召,做好今年征兵的宣传工作。

    普国涛右手拿着文件沉思,左手端着陶瓷茶杯,起身踱步,思考着后续的工作安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上军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灰空遇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灰空遇雨并收藏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上军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