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落。

    一个身着红色官袍的中年男子出列。

    御史中丞涂节走到朱元璋跟前,跪地磕头。

    朱元璋目光凛冽看着涂节,面色不善问道:

    “涂节,你有何事要奏?”

    涂节抬头仰望朱元璋,慷慨陈词:

    “臣涂节,身为御史,有谏言之责。”

    “陛下,太子刚才宣读之诏书,实在有违国体,请陛下收回此诏。”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精神一振。

    终于有人站出来说话了。

    朱元璋脸色阴沉,冷冷道:

    “涂节,朕的诏书怎么就有违国体?你给朕说清楚。”

    “不要以为你身为谏官,朕就不敢杀你,你要是不给朕讲清楚,朕让你尝尝廷杖的滋味。”

    朱元璋气急,却也只能说些狠话。

    不杀谏官,自唐以来,成为历朝历代一项不成文规定。

    这项规定还得从唐朝贞观年间的魏征说起。

    历史上最出名的谏官,当属唐朝魏征。

    他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主张‘薄赋敛’‘轻租税’‘宽仁治天下’等对唐太宗施政产生积极影响。

    并辅佐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

    贞观年间,魏征担任谏议大夫。

    魏征敢于直谏,即使在太宗生气,没有人敢忤逆的时候,魏征也敢于当面争辩,太宗做的不对的地方。

    从不会因为外界因素而退让。

    有时在朝堂上据理力争,让太宗下不了台。

    即使这样,唐太宗也没有杀了魏征。

    唐代这对君明臣直,就此成为后世的典范。

    至此之后,不杀谏官的传统,一直保留了下来。

    这也是涂节在老朱极度气愤时,依然敢于提出废除诏书的底气。

    只是朱元璋何许人也?

    一代枭雄,千古一帝!

    纵观中国历史出身最低微的皇帝,从乞丐做起,硬生生的打走了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开创了近三百年的大明风华。

    没有超强谋略和手段,如何能够做到。

    涂节这样的小把戏,岂能动摇他的决心。

    朱元璋目光如刀,浑身带着一股肃杀之气。

    奉天殿顿时一阵冷意侵袭。

    涂节也被朱元璋的气势吓到了。

    身子伏在地上,不敢抬头。

    “臣以为‘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不合祖制。”

    “自汉唐以来,官绅不当差,不纳粮,其制已传承千年。”

    “官绅立于朝堂为天子服务,岂能与贱民一起纳粮,服徭役?”

    “想我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尊儒重孝,人政和睦。”

    “臣担心,一旦破坏了祖制,实行新政,必遭百官反对,恐天下乱矣。”

    朝堂一片寂静。

    百官的目光都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脸色铁青,虎目死死盯着涂节。

    “涂节,这就是你的谏言?”

    “你让朕收回诏书,理由就是朕的政策有违祖制?”

    说到这,朱元璋目光收回,看向满朝文武。

    “涂节说朕的政策有违祖制,祖制是什么?难道就像你们这样拿着朝廷俸禄,享受着朝廷赐予的良田。”

    “却不用纳粮,不用服徭役?”

    “朕说你们就是一群寄生在百姓身上的蛆。”

    “咱农民出身,现在咱夺了天下,就得为天下百姓做主。”

    朱元璋目光扫了眼,淮西那些勋贵们。

    “这里不少是和我一起,从淮西打出来的老伙计。”

    “你们不要忘了,你们曾经也是农民!”

    “不要以为坐了江山,你们从此就脱离了土地,不是农民了。”

    “我告诉你们,无论你们做多大的官,有多大的权,你们的根还是农民。”

    “大明江山的根基是农民,是百姓,而不是你们这些勋贵官绅。”

    朱元璋的话铿锵有力,感染力十足。

    奉天殿。

    百官们都被感染了。

    呼声四起,山呼万岁。

    “陛下圣明!”

    “吾皇万岁!”

    朱元璋见状,微微颔首。

    今天的目的达到了。

    等到群臣的叫好声消散。

    “今日议事结束,后面的事由太子决断。”

    说罢,朱元璋抬腿就走了。

    经过还跪在地上的胡惟庸和涂节身边时,看都不看一眼。

    眼看着朱元璋的身影消失在大殿屏风后。

    太子朱标脸上肌肉抽了抽。

    自己爹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任务给交代了,拔腿走人,剩下的摊子交给他这个做儿子的处理。

    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颠沛人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颠沛人生并收藏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