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用杯盖刮去浮在表面茶叶,看着太子问道:

    “老大,咱走后,林先生还讲了些啥!”

    “你把记录给咱看看!”

    闻言,朱标快步上前,将整理好的记录,上手呈上:

    “父皇!”

    “您离开密室后,林先生便没讲什么课了,只是对二弟说了个愿望…”

    “请父皇过目!”

    “愿望?!”

    朱元璋瞪大眼睛,连忙放下手里茶盏,接过记录,开始翻阅记录。

    前面都是林澈的讲课内容,朱元璋当时都在场,内容大致清楚。

    只有最后寥寥几句话,是他离开后太子记录的。

    朱元璋看了最后几行记录,愕然了:

    “老大,这啥意思?”

    “这些都是林先生的原话吗?”

    “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这就是他的愿望?”

    “他咋就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了?难道咱将他关进诏狱伤了他的心?”

    对于朱元璋的质疑,朱标郑重的点头:

    “启禀父皇,林先生的原话,咱一字不漏的记下了。”

    “可是…儿臣在记录时,明显感觉到了林先生语气中带着无奈和疲惫。”

    “似乎…只有死亡对他来说才是一种解脱。”

    听到这里,朱元璋面色凝重,神情严肃,手上握着记录,一言不发。

    此刻。

    他仿佛感到一块巨石压在心头,呼吸都有些困难。

    父子俩面对面,相顾无言,都不知道该怎么说。

    这时。

    站在一旁的马皇后站了出来。

    她从朱元璋手里拿过那本记录,翻到最后一页,看了几眼,感叹道:

    “这位林先生果然非同一般!”

    “能有如此的境界,就算是被称为半神的刘伯温,也只能望其项背啊!”

    “怪不得你父子,一天到晚总往诏狱里跑,水平着实让人钦佩!”

    马皇后这番感慨,让老朱感到意外,忙问:

    “妹子…你都看出啥了?”

    “伱就跟咱说说,这…林先生到底何意?”

    面对朱元璋的疑问,马皇后也不藏着掖着,指着记录一段话解释:

    “看林先生这是给咱家老二的忠告啊!”

    “‘懂的东西太多,却没办法改变,更痛苦!’”

    “难怪字里行间,都感觉到林先生的累来。”

    “这是圣人才有的痛苦!”

    “原来是这样!”

    朱元璋听了这番解释,方才恍然大悟!

    改天换地,谈何容易。

    纵然懂得‘帝王术’,但终究不是仙法。

    自古以来,皇帝都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还从没有与百姓共天下的…

    林澈作为一名草民,想要为百姓做主,更是难如登天!

    哪怕是,置身于必死杀局,让自己充当谋士,挑动风起云涌,可是最终还是可能一场空的结局。

    或许,林澈早就算到了这一切!

    念及至此。

    朱元璋感到一阵悲痛,大手死死捂住心口,悲叹道:

    “先生乃麒麟之志,圣人之风!”

    “咱服了!”

    说到这,朱元璋目光如炬,语气坚定:

    “先生的顾虑,先生的痛苦,先生为天下之忧…”

    “朕感受到了!”

    “朕,在此立誓!”

    “先生为朕提出的各项政策,朕一定会实施下去,绝不让先生的心血,付诸东流!”

    “先生的富国强民之法,大明朱家世代将会传承下去!”

    “如有违背,天诛地灭!”

    朱元璋一番慷慨陈词,余音绕梁,久久不散。

    闻言。

    朱标跪地高呼:

    “父皇圣明!”

    “儿臣定当谨遵父命,传承富国强民之法,代代传承不息。”

    一旁的马皇后也是神情肃穆,附和道:

    “大明万年!”

    朱元璋神情激动,对朱标道:

    “老大你起来,把案牍上的那东西拿过来!”

    “那东西…”

    朱标站了起来来,却没听懂,老爷子要什么,眼光在案牍上扫了眼,看到一本金红色的册子,顿时领悟。

    那是朱元璋早先拟定的《皇明祖训》。

    父皇怕是要加以修改。

    朱标拿过那本《皇明祖训》,正要递过去,却被朱元璋一把夺了过去。

    只见他打开烫金的册子,将前面部分的内容,全部都撕掉。

    仅仅留下林澈先前那句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

    下一刻。

    朱元璋拿起毛笔,唰唰将林澈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颠沛人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颠沛人生并收藏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