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九天假(唐代科考共三场,两场之间相隔三天)。

    “为夫去学堂了,回头别忘了使陈叔寻两个落伍的举子。”晋宇自个吃完朝犹自忙碌的杨颖说道。

    “切身知晓了。”杨颖头都没抬,不耐烦的摆摆手,有些恼怒晋宇打断自己的思路。

    文宗昌教给学生的是《千字文》,而且已经是教完了,接下来再教什么,文宗昌没jiao代。对于古文,特别是四书五经什么的,晋宇所知有限,所以他选择了《弟子规》。《弟子规》源自宋代,跟唐朝相差不了多久,这已经是晋宇所知的最合适的一本书。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晋家庄子上的孩子知道自己能够读书识字已是大不易,所以都学习的格外认真,比晋宇自己带的那帮贵勋之子都要努力地多。这让晋宇很欣慰,同时他也能省心很多。

    文宗昌在的时候都是上全天,晋宇则只教半天。一来他没有打通场的耐心,二来现在忙,地里活多,小孩子也能适当的帮把手,顶半个劳力呢。

    唐朝的假期很不合理,晋宇盘算着改改放假制度,忙、秋忙各放上二十来天假,既能减轻农家负担,还能让孩子加深生活不易的体悟,何乐而不为呢?要说国子监的制度,晋宇cha不上话,但自家庄子的学堂晋宇还是能一言而决的。

    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柳枝早就偷偷地伸出了嫩芽,远远望去好似换了一身绿装,看的人眼熨帖不少,怪不得有人说风耍的一把好剪刀呢。庄户们都在田间劳作,恨不能将十二个时辰都用在shinong田地上,连吃午饭的功夫都不舍得耽误。小孩子放学后一阵风似的冲回家,将母亲做好的饭食给田间地头的父亲送去,懂事的很。晋宇有些喜欢这样的生活了,不必去考虑什么高房价、高物价等等,和谐的很,原来古人早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封建社会就已经过上了和谐生活,很讽刺。

    “这位小娘子,你有凶兆”桥头上,一邋遢的流1ang汉拽住人家一个**的袖角说道。

    “呸登徒子”**先是面se一红,然后甩手给了流1ang汉一巴掌,脆生的耳光准确无误的证明了这位小娘子身穿“xiong罩”。原来是村头刚生养的小媳fu,也是杨颖第一批制作xiong罩的员工之一,看来人家闲暇之余也给自己做了一个。

    流1ang汉挨了一巴掌并没有换来对方追问破解之法,反而招来了路人的侧目,令他差异的很。也许历练已久,流1ang汉很快反应了过来,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

    在众多来往客商和庄户之中,身着华服的晋宇成了他理想中的目标,就在晋宇玩味的笑容加注目下,流1ang汉朝晋宇走去。

    流1ang汉走到晋宇身边,刚yu开口,晋宇就抢先说道:“这位大叔,本公子可没xiong罩,您莫看走了眼。”

    “谁说你有凶兆了?”流1ang汉被晋宇的话闹了个红脸,“贫道是想告诉公子,你最近有会麻烦缠身。”

    “贫道?”晋宇脸上的笑意更重了,唐代的道教是正统的国教,势头堪压佛教一头,来长安大半年了,晋宇还没见到过如此落魄的“道人”,所以晋宇就认为眼前的流1ang汉冒充道士骗人钱财。“放眼长安城,哪有您这么落魄的‘贫道’?大叔,想骗些吃喝钱,也要一套好的道具吧?”

    流1ang汉不知晋宇口中的“道具”是什么意思,还以为晋宇是质疑自己没有“道家用具”,所以老脸一红,恼羞道:“谁说贫道没有道具?后生睁眼看好了”

    流1ang汉说完,从后背的包袱中拽出一把拂尘和一个铃铛来,洋洋自得道:“看到了没?这可是上等的法器”

    “看到了。”晋宇点点头,一本正经的问道:“大叔从哪偷的?”

    “气死贫道了这些不是偷的”流1ang汉怒视着晋宇道。

    “那就是捡的?”晋宇mo着下巴寻思了一下,道。

    “啊呀呀~~气死贫道了”流1ang汉一副京剧里薛平贵的气场,抒了心中的抑郁之气,“后生咋就认定了贫道非‘贫道’呢?”

    “‘贫道’哪有您老这么落魄的?”晋宇笑眯眯的指着流1ang汉的破旧漆黑的衣服,外加乞丐的型道。

    “唉说来话长”流1ang汉摇摇头,就在晋宇以为他要编些故事来诓骗自己的时候,流1ang汉正se问道:“后生可想知道那破解之法?”

    晋宇很配合流1ang汉的表情,一脸期待,口中幽幽道:“不想。”

    “不想哪来这么多废话?”流1ang汉瞪了晋宇一眼,忿忿不平道:“瞎耽误贫道功夫”说罢就要转头寻找下一个目标。

    “这位大叔,您就不要在这瞎耽误功夫了,没人会相信您的。若是饿了,去那饭馆门前讨些剩饭才是正理。”晋宇指着自己身后的饭馆说道。晋宇不介意帮别人,但仅限于老实的老弱病残,这流1ang汉身体壮士的很,若是出点力气,肯定不会饿着,自个庄子上的劳力就是最好的证明。

    “贫道不是乞丐”流1ang汉坚持自己是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唐逍遥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清明锄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明锄禾并收藏大唐逍遥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