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平常来往此山中的观光客颇多,但随着后金与大明关系的日益紧张,战事不断,沈阳、辽阳、广宁相继沦陷,大明军队退守山海关,这里也成了战场前沿,于是此山中的游人便几乎消失殆尽,平日里人迹罕至。



    “我们是要翻越此山而过吗?!那这些马匹如何处理?”姬龙峰疑惑道。



    王睿微笑道:“翻山不必,我们是要穿山而过!”



    “穿山?!”高杰听了,醒悟道:“莫非,此山中有穿山隧道或溶洞?”



    王睿赞道:“小杰脑袋瓜就是灵!没错,此山中有一个隐蔽的溶洞,可穿山而过!我年幼时曾随父亲的亲卫们走过三两次,其中虽不好走,但也比攀山越岭容易得多!何况,还能避开巡防的部队,免得引起麻烦!”



    骆思恭皱眉道:“有次捷径自然大好,只是你多年未曾走过,不知如今此处是否还如当日一般隐秘!”



    王睿闻言一愣,惭愧道:“骆大人说的也是,知晓此洞的,除了我以外,还有两三个我父亲当年的亲信部下,如今物是人非,他们也不知去了何处,是生是死,也许,这个隐秘的洞窟也早就暴露了!”



    骆思恭想了想,随即笑道:“多思无益,去看看便知!王睿,带路吧!”



    于是,一行人牵着马,顺着山脚崎岖不平的一个小道进入了山林之中。



    艰难行进了约一个时辰后,他们走进了一处不大的山坳之中,王睿欢呼一声道:“找到了!”



    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在山坳右边一处山壁上,出现了一个约两米高,可供两人并行的狭窄山洞。



    骆思恭望着这个小山洞问道:“据说,长寿山有许多石洞,最出名的叫悬阳洞,不会就是这个吧!”



    王睿摇头笑道:“骆大人说笑了,这当然不会是悬阳洞,据说那最著名的悬阳洞颇为宽敞,最早的垦辟和建设是在大明开国之初洪武年间,四川峨眉僧人到此建庙塑像,并以汉隶形式留下第一笔"蜀人创修"。之后随着魏国公徐达将军在山海关建关设卫,悬阳洞内边臣游子聚会,僧人、道士云集,百姓香客络绎,文人墨客咏诵,成为一个游玩胜地,岂是这个小小山洞可比的。不过悬阳洞径深仅有四十余丈,而这个小山洞却可穿山而过!”



    熊兆珪四下打量了半天,说道:“此处地形隐秘,应该没有被人发现!”



    他话音刚落,高杰和骆养性却异口同声道:“不对!有人来过了!”



    老伙计打扮的宗擎尊者双手合十,赞道:“两位小施主眼力高明,老僧佩服!”



    高杰咳嗽一声道:“林大,你又犯规了!”



    宗擎愣了愣,随即苦笑道:“林大失言失行,请掌柜的责罚!”



    在众人的笑声中,熊兆珪不解问道:“两位师兄,你们是如何确定有人来过的?”



    高杰指着骆养性道:“让骆师兄说吧,他一天到晚一言不发,我担心他会憋出病来!”



    除了高杰和骆思恭,没人敢这样调侃骆养性,而骆养性偏偏拿高杰这家伙没办法,只好苦笑道:“兆珪,你好好看看我们来的这条山路,在有些顽石之上留有马粪的痕迹,虽被人清理过,只要你仔细观察,还是能够找得出一些端倪的!”



    骆思恭也点头道:“没错,那些痕迹留下的时间不长,表明在我们前面不久,有一支约二十多人的马队刚刚走过!”



    “那我们还进洞吗?”姬龙峰急道。



    骆思恭点头道:“进!有人从这里过关,在我的意料之中!根据这些痕迹,此处石洞来往之人很少,应该还是安全的。也许是山中猎户,也许是中原或后金的商贩,也有可能是我们的蒙古同伴呢!毕竟,这里离蒙古边境不远离。只是,不管如何,大家在行进途中都要多加小心!”



    众人点头称是,随即便在王睿的带领下,缓缓进入了山洞之中。



    长寿山是以普通花岗岩石为主体的,进入山洞之后,看不到一些成为旅游景点的溶洞那般奇异瑰丽的景观,内里漆黑,深不可测,脚下碎石颇多,众人行走时不但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还要顾及牵着的马匹。一人一马,在这狭窄的洞中穿行,心情甚是压抑。众人虽点起了火把,仍旧觉得越走越黑,仿佛置身于绝望的境地之中,一旦有危险袭来,真是避无可避。



    骆思恭武功高强,和王睿当先而行,宗擎尊者则压在最后,以防背后的袭击。



    这一段行程,算是高杰两世为人以来,走过的最为虐心的旅程。洞内天然形成的地面崎岖不平,洞顶还时不时有积水滴下,脚下湿滑,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颇为消耗体力。加上石洞狭窄,山风贯洞而过,发出鬼哭狼嚎之声,阴冷而恐怖,他们手中的火把都不知被强劲的山风吹熄了多少次。最关键的是,根本不知道前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乱明风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为花做和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为花做和尚并收藏乱明风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