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冯敬派快马拿密奏去长安送“急变”,所谓“急变”即是奏折直接呈送皇上,其他人无权中间拦劫查看,很快刘启召见了冯敬派来的亲信,看了奏章之后心情异常沉重的说道:“看来我这个吴王叔不甘寂寞呀,怎么样才能有所防备呢。”

    刘启陷入了思考中,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自己的恩师晁错,马上给谒者说道:“快宣内史晁错觐见。”

    “诺。”

    不多时,晁错急急来到未央宫,向刘启行了君臣之礼后问道:“不知皇上召老臣过来何事?”

    “恩师看一下这个奏折。”刘启把冯敬递上来的奏折扔给了晁错。

    晁错匆忙的看完之后说道:“吴王应该早有不臣之心,随着各诸侯国的日盛,恐怕怀有此心的人并非吴王一个吧。”

    “恩师说的有道理,可眼下朕又有什么办法呢?”

    “办法到是有,恐怕陛下没有决心呀。”

    “恩师只管讲来,让朕听上一听。”

    “臣的意见是削藩。”

    刘启听到这样的回答顿时六神无主,疑惑道:“此策事大,怕引起天下大乱呀。”

    “藩国一日不弱,国一日不宁呀。”

    “此事侍我和皇太后及诸臣商议后再说。”

    刘启匆匆来到长乐宫,只见母亲窦太后正在花园内闭目养神,听到刘启的脚步声睁开眼睛,刘启慌忙施礼道:“给母亲皇太后请安。”

    “皇上来了,早上不是请过安了吗,没事不用老来,要勤于政事。”

    “是,母亲皇太后,不过孩儿还真是有件急事不能决。”

    “哦,说来听听,看能不能让我老婆子帮你拿下主意。”

    “是这样的,刚才接到确切奏报,吴王那边在大批买武器装备军队,恐怕我这个叔叔有不臣之心呀。”

    “哼,有我武儿梁王镇守雎阳,量他也不敢乱来。”

    “是呀,梁王刘武那边是我长安的有力屏障,可就怕猛虎难战群狼呀,吴王一带头,其它王跟着凑热闹,不得不防。”

    “也有道理,等上巳节到时,梁王来朝,你要顺便拨给他些兵器和钱粮,加强雎阳防务。”

    “母亲皇太后说的有理。”

    几天之后,晁错写了一篇《削藩书》呈给刘启,详细论述了中央集权的重要性以及削藩的急迫性,刘启看着恩师的扬扬洒洒上书,思想清晰明了,文彩溢满神州,让刘启顿时热血奔腾,一天上朝,刘启拿着《削藩书》在朝堂公议,丞相申屠嘉马上表示反对道:“陛下,晁错的上书不可采纳,否则会引起诸国祸乱,动摇大汉基业,晁错胡言乱语扰乱社稷,应抓起来问罪。”

    申屠嘉的话听的刘启脸上肌肉一阵乱颤,但碍于此乃开国功臣,三朝元老,刘启对这老头子也无可奈何,听到丞相的发言,御史大夫陶青、廷尉张欧等大臣齐声反对晁错的上书,听的刘启脑袋嗡嗡乱响,朝堂出现一边倒的现象,无奈退朝。

    刘启召来晁错言道:“恩师之才,朕从小崇拜之至,但和众卿的关系要搞好呀。”

    “陛下,愚钝之人妒臣之才,明理之人知臣之忠,臣注意就是了。”晁错理直气壮道。

    “恩师之心朕知呀。”此时的刘启又鼓起改革的勇气,相信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在未央宫议事处,一帮大臣围着丞相申屠嘉,你一言我一语道:

    “丞相,你一定要维护好大汉的稳定呀,坚决反对晁错的上书。”

    “丞相,如果象晁错上书那样会造成天下大乱,国体不存,你我皆死无葬身之地呀。”

    “丞相,晁错和先帝在时一样写什么《言兵事三章》、《守边劝农疏》等等,先文帝采用了他的上书,北方边关是人口增加了,军队做战实力却远不及匈奴,使匈奴感到受到威胁,大军直捣长安,死伤百姓无数,他今天又是在重演历史呀。”

    ……

    大臣们一时说什么的都有,乱作一团,把晁错看成是破坏和平的搅屎棍,口诛笔伐。

    申屠嘉清了清嗓子说道:“咳咳,诸位公卿安静,本官有一个办法可以让晁错获罪。”

    “丞相有何之策讲来听听。”廷尉张欧问道。

    “晁错的内史府有一个门朝东边开,他觉得这个门朝东边开,出出进进不方便,最近在南边开了一个门,诸位知道南边是什么吗?”

    “南边是太上皇的庙呀。”张欧如醍醐灌顶般接着说道,“南边开一个门就把太上皇的庙外面围墙打一个洞,太上皇头上动土啊,大不敬,斩首之罪,丞相实在是高呀,呵呵。”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章节目录

迷失的旅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洲潮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洲潮涌并收藏迷失的旅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