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子转世为人, 被称作取经人的足有九世, 玄奘为第十世。而在此之前有数次转世甚至籍籍无名,连取经人都称不上便已结束一生。

    作为取经人上路的九世, 九世皆死在流沙河前, 将头颅骷髅留下,才换得这一世的骷髅葫芦船渡河而过。

    即便佛陀转世,在凡间也是常人,取经路途漫漫, 不可能让年迈老人前去。十世取经人, 总共加起来,满打满算也未超过三百年。

    凡间三百年,能发生的事太多了。六十年前, 南音城仅一年前后便由繁华城破, 化作怨鬼聚集的荒城。

    当年的取经人法号悟真, 自中原关外边陲小城出发西去。

    悟真和尚经过南音城时, 城池已非,满是冤魂怨鬼离散不去。城中六千鬼魂尚算神智清醒, 能控制住自己不伤人的, 可城外山谷中那些在撤离时遭到敌军截杀的两万余百姓却没有那么幸运, 死后怨气滔天,混在魂魄群体中交相呼应,只留下被杀的怨恨恐惧, 已经没了个体的意愿。

    取经人听闻南音惨案悲悯不已, 尝试以佛门经文超度冤魂, 然而只他一个和尚的念诵人言微轻,连城中集结的六千冤魂都无法超度,更不要提城外的两万怨鬼。

    居住在城中,唯一从屠杀中幸存的林姓匠人见他超度不成、懊恼不已,劝他不要在意:“凡人力微,大师有此心已是很好,这般也是无可奈何。既然终究无计可施,还是请大师早日上路,莫要与这城扯上关系了。”

    城中两个活人交谈,看不见冤魂就聚在四周,听林匠劝说和尚离开不由频频点头。

    和尚念了七日七夜往生经文也驱不散他们身上的怨气,自己口干舌燥、唇舌开裂,冤魂们知道他已尽力,且经文冲散了他们魂魄中生出的恨与痛,便对这位大师满怀尊敬谢意。

    南音城死人数目骇人听闻,人与鬼都没有指望单凭一个和尚之力就能令所有亡者解脱,悟真却道:“我见冤魂不散,怎忍心离去?”

    但他的确力微。若要找到超度众魂的办法,恰恰是一条不得不离开的路。

    “贫僧此行向西,要往西天灵山取经。”

    他命中生来是取经人,西行路上不可停留。

    “纵使寻常经文无用,雷音寺佛祖所传大乘佛法定然能令诸位施主得到超度。”

    然而前往西天之路,何其漫长?光凭悟真两条腿行走,要多少年才能抵达西天,取得真经后又要花多久才能回来?

    从东土到西天的这条路,目前还从来没有“人”从头到尾走完过,谁的心里都没个底。

    冤魂却未必能等得。

    城中六千冤魂眼下状况尚好,但那些被困在山谷中的怨鬼正在逐渐冲破障碍,意图回到南音城来,城中冤魂无法离开,若被两万怨鬼侵蚀吞没,可想而知到那时南音城会变成怎样的人间地狱。

    以那两万怨鬼的速度,南音城情况必然是等不到悟真和尚回来的。

    林匠劝他不要再管,自行离去便是,悟真却执着了。他留书出城,告知自己会去山谷将两万怨鬼一并带走,不让它们侵蚀城中冤魂,请林匠立碑为证,也是意在安抚怨鬼魂魄。

    等林匠发现时,悟真和尚早没了踪影。林匠只是常人,双眼不见鬼神,不知悟真是否真的带走了山谷中的怨鬼,城中的冤魂感应到山谷方向的确已空荡荡一片,不再黑云遮天。

    ……

    悟真和尚携大量怨鬼继续西行。

    过了南音城后,他一心只想将这些怨鬼带去雷音寺,请灵山众佛帮忙超度,使之解脱。

    他却不知道,历劫是取经之路极为重要的一环,越往西行,前行之路越是艰难,前进速度越是缓慢。

    一介凡人,如何能通过千重妖山、万条怪水。

    他以自身抑制力,压制两万鬼魂怨气,驱使他们与自己一并上路远离南音城,本就精力竭尽,到流沙河前终于连应付妖怪的力气都不剩下,倒向河中没了知觉。

    彼时流沙河中落凡成妖的卷帘大将苦于受刑,流沙河周边实在找不到什么吃的,只好生吞路过行人,以此果腹。悟真和尚自己力尽而亡,连捉都不必沙悟净去捉,白白送上门来的口粮,自然是凑上去吃了。

    流沙河上鹅毛不浮,无法行船,九世取经人的骷髅头却是例外。沙悟净一口咬下悟真脑袋来,发现这又是一颗不会沉底的脑袋,一如既往觉得有趣,将其和以前留下的骷髅串起挂在脖子上,再转头一看,却发现悟真的躯体竟走远了。

    取经人已死,连头都被吃了去,只剩下一具无头尸身沉到流沙河底部。

    他反而又站了起来。

    站起来,在河底行走,妄图从河床上度过流沙河,继续向西前行。

    没了脑袋,就没了念诵经文的嘴巴,没了流露悲悯的眼睛,但无头尸身仍紧攥着手里的一串佛珠,一边拨动一边前行。

    取经人一旦身死,金蝉子魂魄便会立刻去到下一个轮回中,无头尸身中已经没了灵魂,驱使他继续前进的,只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与三太子有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夏之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夏之纳并收藏与三太子有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