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西的太阳倾吐着火红的余晖,使悠然的云朵镶上了一道金边儿,锦缎般在蓝天为底的天河中地聚散,随意一个动作,就将天空装扮的绚丽多彩。(书屋 shu05.)

    戚傲云像往日一样坐在小亭中看风景,只不过此时的她,只有第五姣相随,沈玉泽走了,她家老爹回来了几天,又出了门。

    当然,戚傲云也是知道,防风固沙的事情,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她家老爹,虽是书生出身,但始终未变的,是那颗为国为民的心。

    这次回来,不过是拗不过百姓的一再请求而已,不然以他执拗的脾气,不将事情办好,他绝对不会回来的。

    当然,戚光霁这么坚持也有一定道理,毕竟工程上面的事情太多,而他本身就是组织者,因而只有他在,才能更好的攻坚。

    “傲云啊,有空你劝劝你爹吧,定坊县是流官制,干的再好,也不过是后来人得利。”看到这种情形,有人就开始劝戚傲云了。

    戚光霁之所以这么没有后顾之忧,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戚傲云的乖巧懂事,而家中本就只有父女二人,戚傲云的话,戚光霁应该会听——但是,戚傲云并不打算如这人所说去劝慰。

    自家老爹的脾气,戚傲云再清楚不过,只要是为了百姓的实事,他再苦再累,心中都是踏实的,而对于溜须拍马的事情,他则是从来不屑于干的。

    但有时候不会说话,不会讨上封开心,就是个大缺点,不然凭戚光霁的才能,岂是一个小小的县令可以发挥的?

    不过,戚光霁来到这里,真心没有觉得委屈,因为这里有问题,很大的问题,一看可以给老百姓谋福利,戚光霁马上就精神了起来。

    将县里的一众官员聚集后,让众人各抒己见,以尽快研究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并第一时间就以带头人的姿态,加以贯彻执行。

    当然,如此勤政的县太爷,老百姓高兴极了,不过如此不识抬举,不会给知府大人送好处的官员,自然不会讨到知府大人李承的欢心。

    而就在这个夕阳夕照霞光洒向人间的时候,知府大人李承竟然到了。

    “哐哐!”

    九响鸣锣,一众人浩浩荡荡而来,中间一顶四人抬轿子,慢慢悠悠停了下来。

    今日乃李承巡查各县之日,之前文书就已经下达给各个州县,因为按照惯例,所在县的的知县就应该带领众官员,过来迎接了。

    当然,按照礼制,自然是不用出来接的,毕竟知府大人说白了就是视察政务的,之前是不下达通知的,就是让知府大人心中对该县的知县以及众官员有个真实的认识。

    不过呢,自从中宗步入老年之后,就对朝政疏于管理了,虽然那时候七皇子和九皇子已然出类拔萃了,但对于政务的问题,中宗一直不愿意让他们管理。

    虽然,他们是中宗的儿子,帝位也必然会传承,但朝政一旦交出去,那中宗手中权利势必就减少,又有谁愿意完全将权利交出呢?

    因而那时候就处于这种皇子即将摄政,但又没真正摄政的中间时刻,因而此时的朝政反而是最乱的。

    一时之间买官卖官阿谀奉承,哪一级别的官员都想捞好处,而相应的,哪一级别的官员都渴望着下属巴结。

    之前的几天,李承在别的县城转悠,那简直的是吃的好住的好,用的好,样样都好,之前就听说定坊县的环境有些不太好,然后县令还稍稍有些迂腐。

    这货已经上任近两年,私下别说给李承好处了,就是面儿都没见过,这让李承对戚光霁十分有意见,就想借这个机会,好好的将其训斥一番。

    谁知道,当这个肚子好似怀了三四个月身孕的知府大人从轿子上下来的时候,不禁吃惊了——戚光霁,竟没来,且不但他没来,定坊县的大大小小官员都没来。

    驿路很宽,且空空荡荡,只有一个女子坐在小亭里看夕阳,看到他们在此地落轿,看女子的神色,好似还一脸的奇怪。

    说起来,还当真是奇怪!李承好悬没气上了天,他一个堂堂知府在无一人迎接的城郊下轿,说出来岂不是要被人笑掉大牙了?

    “刘二你怎么回事儿?”李承怒骂身边的常随:“没人你怎么不说一声儿?”

    “老,老爷,赎赎赎罪!小的小的,小的……”常随乃是一个穿青段子衣衫的年轻人,长得倒是一表人才,就是这嘴,显然不是那么利落。

    当然,此人做常随自然是李承大老爷钦点的,要不是看在那么多的钱的份儿上,李承看他一眼都是恩赐。

    当然,鉴于其长的还可以,因而这么长时间,也没出什么问题,谁知,在此时竟然出糗了。

    一看此人,李承生生将之前的气都吞了,这人是他自己亲自安排的,要是此时发火,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为何不说?”李承显然在找人背锅了。

    只不过,这个常随虽然是个有钱的,但脑子并不是那么灵便,而是直接将实话说了出来:“老爷,我说了啊,我说,说,说老爷下,下下,下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乡捕相公乡道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满江红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满江红叶并收藏乡捕相公乡道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