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超说:“当初刚开发茶卡盐湖的时候,生产出的盐都是交给这位严大人代售。他为了牟利,就设法控制盐的价格,在食盐产量大增的情况下,只降价2成。后来朝廷成立青海郡以后,盐商们纷纷直接前往那里买盐,但运回中原时必须经过西平郡,严舒就设立关卡,征收重税,名为增加朝廷收入,实际上那些钱,没人知道去了哪里。”

    这些情况,跟李松听到的基本相符。看来,长久以来关于严舒的说法不是空穴来风。

    就他所知,只有从牧区运羊毛到中原时,才会被征收较重的税。除此之外,其他情况都不应该再收税。

    这一规定还是当初朝堂上讨论决定的,目的是禁止直接从牧区收购羊毛,至少要在牧区加工成毛线,羊毛纺织品更好,这样可以确保牧民们有一些收入。当初还是他提议的,自然非常清楚。

    所以,西平郡对路过的食盐收税,可以说完全于法无据。

    李松心想:这些情况朝廷不可能不了解,可是严舒的位子坐了好几年却一直很稳,看来还挺有能耐的嘛。

    这种情况,李松不想去管,也无力改变什么。他只求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早日把马路修好。

    第二天,李松开始给大家分配任务。

    刘忠带着几个人留在西平郡,仍旧负责生产火药,并且在需要开山的时候,前去爆破。

    李松回想起,洛阳到渑池的道路,也就出动了10多名下属和100名工人,修了4个多月,建成了160里水泥马路。但是渑池那里有相当部分是平原,而这里则是山路崎岖,修路的难度较大,不过4个月应该足够。

    通过这次修路的经历,李松感觉到:120人左右,是修建一段道路的合适数量。低于这个数太多,人手可能会不够;超出这个数太多,又容易人浮于事,经常有人没事干,降低效率。

    有了这个经验,李松将500名工人分成4组,每组125人,并指派一名下属,负责指挥修路。

    在现世界里,一项较长的铁路或公路基建工程,通常都要分段进行招投标,每一段被称为一个“标段”。

    在这里当然不存在投标一说,但是李松仿效“标段”的做法,将青海郡到西平郡的全程600里,划分成8个标段,平均每个标段大约75里。各个标段同时施工,整体进度无疑大大加快。

    但是,全体施工人员分成8个标段,分散施工,吃饭就成了大问题。得让大家吃饱、吃好,才能把修路的事情完成好啊。

    此时,李松很怀念洛阳,那里有全力支持他的张华、裴秀等老大人。而在这里,要想解决吃饭问题,只有找严舒帮忙。

    李松带着刘忠去见严舒。

    李松说:“严大人,我的这些下属和工人,很快要分成好几个部分,在青海郡到西平郡的沿路进行施工。可是这么多人的吃饭是个大问题,所以特来请严大人帮忙,让他们能吃饱吃好,完成朝廷交付的任务。”

    严舒说:“侯爷为朝廷之事,不辞劳苦,再次来到此地,我理应帮忙。只是,西平郡是个小地方,人手不足,粮食有限,要给这么多人做饭,怕是有困难啊......”

    李松微微一笑:“严大人,我们自然不会白白让你帮忙的。”说着对身后的刘忠使了个眼色,刘忠将一包银两放到严舒桌前。

    严舒拿起银两掂量了下:“侯爷,你这大工程......”

    李松见严舒提到“大工程”,以及说出这个词时垂涎欲滴的神态,自然明白话里的意思,回头对刘忠又使了个眼色。

    只见刘忠气鼓鼓地又放了一包银两到严舒桌前,严舒将两包银两拿在手中反复掂量,脸上绽开了笑容:“侯爷放心,虽然有困难,但我会想尽办法,让侯爷的手下吃饱吃好的。”

    刘忠再也忍耐不住了,大声说:“严大人,这些银两可都是我家侯爷自掏腰包出的钱。”

    严舒听得一愣:“怎么,这是侯爷的钱?”

    李松说:“没事,只要严大人把答应的事办好就行。”

    严舒听了,舒了口气。在他看来,李松的这句话等于说是先拿自己的钱垫上,等将来朝廷的拨款到位后,自然是要收回来的,再怎么也没有自己出这个钱的道理啊。于是他不再客气,将钱收下。

    严舒拱手说:“侯爷放心,我从来都是说到做到的。”俨然一副“我很讲信用”的神态。

    李松说:“那就有劳严大人了。所需费用,请记好帐,我会派刘忠定期结算的。”

    严舒点点头:“好说。”

    李松告辞出来,刘忠跟在后面,仍然愤愤不平:“侯爷,你真的打算自己出这个钱?”

    李松说:“是啊,我做事不想留下任何瑕疵。比如今天这钱,用途无法说清,倘若记账,将来万一追查下来,别人肯定以为这钱是落入了我的腰包,那我的名声不就全毁了吗?”

    刘忠说:“道理虽然如此,可这是好几百两银子啊,怎么能让侯爷出呢?”

    李松安慰刘忠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穿梭在晋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松岩之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松岩之上并收藏穿梭在晋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