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国人善酿酒,传说曾经有个叫狄希的人,酿造出了一种叫做“千日醉”的烈酒,“饮之千日醉”。

    传说还提到,一位叫做刘玄石的酒精重度依赖者,自诩善饮,千杯不醉。结果饮了一杯狄希之酒,昏醉三年。家人都以为他死了,装殓入棺给埋了。三年后狄希到刘家,才把刘玄石又给挖出来,千日之后,刘玄石才刚刚酒醒。

    这个故事流传甚广,唐代诗人王勃,在《春园》一诗中写道:“还持千日醉,共作百年人。”

    故事自然离奇。但穿越者听说这个故事后,高度怀疑狄希当时就发明了蒸馏酒,只不过受限于当时的交通、战争和细菌控制条件等,这一技艺没有广泛流传开来。狄希本人也只能少量生产。

    魏灭中山之后,一定程度上传承了中山国的酿酒技艺,虽还不是蒸馏酒,但在酒的口感、滋味、酒精度等方面都有过人之处。

    北宋诗人吴淑也在一首《酒诗》中写道:“一斗河东之赐,千日中山之醉。”河东就是指的安邑所在的今天运城地区。

    所以尽管穿越者是夺命五十三培育出来的孩子,但架不住量大,在昨晚气氛的烘托下,众宾客轮流劝酒,各种花式恭维,俱酒自是喝了不少。即使是啤酒的酒精度,量大也能使人醉酒。

    俱酒一觉醒来,已接近午时。洗漱以毕,怀木进来禀报:“公子,这是今日收到的拜札。因公子醉酒,都被属下擅自做主给打发回去了”。

    俱酒一看,嚯!好家伙,安邑的公子、大夫、贵族、巨富,一大堆拜札!竹制、木制的拜札打磨光滑、雕花精细,有的还装在锦囊之中,尽显主人尊贵。

    俱酒不知道,在他昏睡之时,他的代表作已经在安邑城中、甚至魏国大地上呈病毒式扩散流传之势。无论是附庸风雅还是真心结交,许多的人出自不同的目的,都送了拜札,欲图看看这位活的端氏君。

    俱酒心中有事,还有吴起没有拜见呢,这可是此行的重要目的。

    对这些札子也不甚上心,胡乱扒拉了一下,其中一枚普普通通的竹制拜札引起了俱酒的注意,上书“相府中庶子卫鞅”几个大字。

    俱酒登时眼前一亮,拿着札子道:“此人何在?”

    怀木道:“所有递札子的都被我和伯御挡了回去,请他们改日再来。”

    俱酒心中大呼可惜,卫鞅这么肥的肉居然主动送到碗边了,可是因为自己贪杯而错失良机。

    但伯御与怀木也是为了自己着想,更何况自己当时确实无法会客,当下表情淡然,面不改色地道:“此子若再来,直接放行即可。”

    怀木应了一声,转身下去。

    俱酒陷入沉思,自己对与卫鞅失之交臂懊恼不已,但卫鞅为什么要主动上门呢?

    俱酒又在想,该找一个什么样的理由去魏国西河,拜见西河守吴起呢?公叔痤肯定不行,这位和吴起是死对头啊!看来还得利用公子缓的关系。

    整个午后时分,陆陆续续有魏国的官员和贵族前来拜访,俱酒出于礼节也做足了应酬功夫,对于这些人的邀约,都以公事繁忙为由而一一婉拒。

    掌灯时分,怀木一溜小跑进入内室:“公子,那个人又来了!”

    俱酒道:“谁?”

    怀木道:“就是公子所说的直接放行的那位少年。”

    俱酒“腾”的一声就从地上蹦了起来,连鞋子都穿反了,就往外面跑,欲去迎接卫鞅。行动之迅速把怀木都吓了一跳。

    这么一位历史大牛人主动送上门来,这种激动是难以形容的,俱酒感觉自己的小心脏都快要跳出胸腔来了。

    但走到门口时,俱酒突然停住身形,思索片刻,回身在案前坐好,淡淡地道:“有请!”

    俱酒心中暗叫一声:好险。毕竟这个时候的卫鞅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而自己也不再是真的俱酒。在摸清对方的底牌与意图之前,一切都不宜操之过急,否则很可能欲速则不达。

    商君啊,俱酒是真的,灵魂是假的。

    二千年前,你是你,我不是我!

    卫鞅在怀木的引领下步入厅内,向俱酒拱手道:“相府中庶子卫鞅见过端氏君!”

    穿越者使劲控制着自己激动的小心脏,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尽量用平静地语调说道“先生请坐。”

    卫鞅谢过之后,便利落地跪坐下来,一身白衣,气度不凡。俱酒暗暗叹道,果然自带气场。

    俱酒面带微笑说道:“日前在相国处得识先生,俱酒之幸也。不知先生此来何以教我,可是相国有所吩咐?”

    这才是一种得体的见面方式 ,毕竟俱酒年龄虽小,但身份尊贵,不是一个相府中庶子能够得着的。如果刚才贸然像一团火一样迎将出去,估计会把这位中庶子给吓着。

    卫鞅道:“鞅久闻端氏君在韩,奇谋治兵,帅师克敌,仰慕久矣;日前亲见端氏君少年英才,一番高论,惊为天人;今日安邑城中,有人迹处,皆歌君诗。”

    俱酒道:“先生客气了。”心想,这位大名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封少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封少水并收藏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