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吧!

    为了庆祝自己的重生,为了庆祝和家人的再次团聚,这顿肉吃定了。

    陈安铆足劲地挥动着锄头,顺着向地下深入的洞道挖了进去。

    他一边挖,一边将泥土扒拉出来,并用一根柔韧的枝条插进洞里,判断洞穴的深度和走向。

    越是往下挖,土层越厚,需要挖掉的泥土越多,而且越深土层越板实,挖掘的时候变得很费劲。

    持续不断地用力,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让他气喘如牛,本就寡肚饥肠,身体都有种被掏空的感觉,他不得不停下来歇歇,再继续挖。

    就这样,折腾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挖了两米多深,他看到洞穴中被竹溜子向里打洞时,用后脚不断往后推出堵住洞口的新鲜泥土,静静地听一下,能听到里面传来轻微的持续不断地喀嚓声。

    近了!

    陈安大口喘着气,在刨出的狭窄土沟里弯下腰,用枝条往洞道里边捅,进去三四十厘米的样子,就到了尽头。

    不用继续挖了。

    陈安将锄头放到一边,在土沟边坐着休息,气息调匀后,他再次跳入狭窄的土沟里,侧着俯下身,直接伸手将竹溜子刨出新鲜泥巴的洞道里捞了进去。

    很多人在捕捉竹溜子的时候,不敢轻易下手,生怕被咬。

    竹溜子那对显眼的黄色板牙还是挺唬人的,毕竟,竹子那么坚硬的东西,在这对牙齿下,能轻易被啃断,并被磨成细屑,威力惊人。

    事实上,竹溜子确实会咬人,被咬到了,轻易见血,非常疼。

    但实际情况是,竹溜子,不见天,不咬人。

    也就是说,深藏在黑暗洞穴里的竹溜子,没有见到外面的天光,是不会轻易咬人的。

    这是陈安的师傅多年经验积累得出的结果,陈安自己也试过,事实如此。

    若是让竹溜子从洞穴里跑出来,见了外面的天光,温顺的竹溜子也会因为感受到强烈的威胁而变得很凶,徒手捕捉,动作迟缓点,拿捏不准,就很有可能被咬到。

    陈安伸手往洞道里边试探着摸进去,很快摸到竹溜子柔顺的皮毛和肉肉的身体。

    直接抓着竹溜子,受狭小的洞道限制,不容易拿出来。

    最好的办法,就是抓着竹溜子没什么毛的尾巴直接拖出来。

    胖墩墩的竹溜子到外面见了天光,只要抓着尾巴提溜起来,根本没办法拧身反咬,就连一双短小的后腿也缩着不动,这样很安全。

    陈安很快凭感觉摸到了竹溜子的尾巴,当即将它拖出洞道提起来。

    肥胖笨拙,眼睛耳朵都很小,有着一副森黄大板牙的竹溜子,入手沉甸甸的,嗯嗯的长叫声,像极了小孩,陈安初步估计了一下,不掉下三斤。

    他分辨了一下,发现先抓出来的竹溜子是只母的。

    就形体而言,母的竹溜子比公的要小一些。

    他相信,洞道里的另一只,会更大。

    陈安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坨挽成团的麻线,这是他从麻袋上抽下来的,经常会随身带着一些。

    麻线结实,不怕水,不怕霉,简单一搓一拧,就能成为更为结实抗造的细麻绳,上山用来栓提什么东西,或是用来制作一些小陷阱都能用上。

    此时正适合用来拴竹溜子。

    都不用细麻绳,这点分量,单根麻线就足够了。

    他手脚麻利地用麻线拴住竹溜子后脚,挂在一旁小树的枝头。

    本来,他可以直接将竹溜子放血,但太阳出来,山里跟着升温,他还准备多找几只竹溜子,怕耽搁的时间长了,放血后的竹溜子会变味儿。

    随后,陈安再次跳到土沟里,俯身伸手朝洞道更深处摸索,不一会儿,再次提出一只更大一些的竹溜子,也用麻线拴了挂枝头上。

    他这才继续在这片长满茅草的大片山坡上,搜寻其余的竹溜子。

    又忙活了差不多五个多小时,陈安又找到三个竹溜子洞,搞出来四只竹溜子。

    此时都已经到下午了,到现在一嘴吃的都还没进肚,连水都没喝上一口,汗倒是流了不少的陈安,是真没力气了。

    看着六只胖墩墩的竹溜子,去了毛和五脏,少说也有十三四斤肉,够美美地吃上一顿了。

    眼看这片山坡也被搜了个遍,再没啥搞头,他拍打掉身上的泥土,将头发上沾染的草叶也扒拉掉,扛起锄头,提着六只竹溜子回家。

    陈安所在的村子叫石河子村,大山深处,靠近川陕交界。

    石河子,因为河沟中随处可见的大大小小的石头而得名,两侧被雨季流水冲刷后露出的光溜溜的黑石坡地随处可见。

    大村子就在沿河的一个大拐弯处的缓坡上,人家不多,只有四十来户。

    他的爷爷当年是从营口领着他老汉陈子谦逃荒进山来的,那时候,石河子村还只有八九户人家。

    哪怕原住的人家少,作为外来者,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融进村里,只能在石河子下游,距离村子五百米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1980巴山猎耕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指尖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指尖灵并收藏1980巴山猎耕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