璋来了滁州城才能确定怎么收税与扩大生产,以及怎么培养人才和发展人才,光他自己一个人是说了不算的。

    因为他是受朱元璋之派带人来打下滁州城的,也是借朱元璋之权让这三百义军听了他的指挥的,所以如果朱元璋不同意章诚这种不接受士绅豪右捐献而只想自己建立税政体系与工商体系的治理模式,他即便现在确立了税政体系和工商体系也是没用的。

    而章诚要想自己一个人说了就算,那就要撇开朱元璋和他的人,自己从头开始招募和培养自己的人,相当于自己当领袖,独立造反。

    但章诚由于可以随时回去,而他又对在这个世界称王称霸兴趣不大,不觉得在这个时代当权倾朝野的皇帝有多大的意思。

    故而章诚没有打算独立造反,只打算跟着朱元璋一起体验打江山的过程,看看能不能让朱元璋比历史上做的更好。

    如同他做不到宁肯让许多无辜者惨死也要以天下为私一样,章诚也做不到宁肯自己毫无半点自由也要以天下为公,所以,章诚不想挑这个头,去得罪天下地主阶级,他只愿意去支持朱元璋这样做。

    毕竟章诚是知道的,历史上的那些皇帝也没几个多快乐,真正能做到玩弄天下于鼓掌而自己一人开心的,也算是凤毛麟角。

    何况,章诚也不太觉得自己一个在现代世界都混的不怎么样的人,到了现代就真能在这个时代权倾朝野。

    所以,章诚只打算在这个世界有机会就干涉一下,如通过直言扯下一些人的伪装,通过一些行为改变一些糟糕的情况,让这个时代的朱元璋和其他人都比历史上更优秀一些,而他顺便也获得些好处。

    无论如何。

    现在跟着他一起打滁州城的朱元璋部三百义军的确是进步了。

    在章诚和花云等来试攻滁州城后不久,朱元璋也带着大军往滁州城而来。

    只是因为大军有很多辎重要带,随行人员又有许多非战斗人员,一路上要歇息几次,又多以步行为主,所以行军速度很是缓慢。

    而在来滁州的路上,朱元璋就对李善长和冯国用说起了自己安排章诚监军花云、汤和等部的事,而道:

    “咱派他章先生去监军,既是因为他章先生向来非不知关爱百姓之人,也是希望他可以因此多看到一些百姓惨状,让他知道他该不该在这个天下失序的乱世心存闲逸之心,或许咱自己数口亲人饿死的惨事还不足以让他这个从小锦衣玉食的士族子弟动容,其乡梓的一些荒芜景象,也不让他觉得天灾人祸与他有关。”

    “上位英明!”

    “纸上得来终觉浅,却知此事要躬行,章先生虽家学渊源,但要致知君子之道,是当要身体力行,或许才有为圣贤之心。”

    李善长这时附和道。

    而冯国用则在这时拧眉道:“上位此法固然极好,但眼下毕竟是乱世,而章先生虽桀骜好逸,但到底才干优长,一旦路遇强敌,落入敌手,成了他人幕臣,于我们可不是好事。”

    “这个国用兄弟不必担心。”

    “咱已嘱咐汤和和唐胜宗他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力保章先生安全,若遇强敌,宁肯不战也要果断挟章先生回来。”

    “何况,章先生到底不过是一文士儒生,旦遇强敌,怎么会有胆子退敌,想必只会力主撤回,向大军靠拢。”

    朱元璋笑着说道。

    冯国用听后拱手称是。

    而待到临近晌午时分,朱元璋等倒也真的从汤和派回来的骑兵口里得知,章诚等遇到了上千敌兵。

    朱元璋虽早做了章诚等路遇不测的心理准备,但他在听到这个消息后,还是有些面露惊慌之色,忙问马下的一盔歪甲斜的骑兵:“然后呢,他们可有立即撤回来,章先生可有恙?”

    “章先生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所以花百户就附和着先冲向了敌兵,然和击溃了敌兵,如今派我回来,只要告诉公子放心,若遇溃兵,不要担忧他们,他们已顺利奉命去试攻滁州城。”

    这骑兵回后,朱元璋就陷入了沉思:“狭路相逢勇者胜?”

    “不曾想,他章先生一介文士,竟有如此胆魄!咱倒是不得不对他更加刮目相看。”

    朱元璋接着又笑着说了一句。

    而没多时,又一骑兵赶回说:“章先生与花百户他们已攻下滁州城,章先生亲斩佩金牌达鲁花赤麻失里!”

章节目录

跟着朱元璋打江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枫渡清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枫渡清江并收藏跟着朱元璋打江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