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清对梵文一知半解,所以在修炼瑜伽术时,起先不知如何是好,后想到既然师叔和师弟广真也认为一心尊者有能耐,那我就两边学两边听。

    所以,广清就在尊者和师弟之间,依照尊者的说明模样学一会儿,再照师弟广真的说明练习一会儿。

    这般脚踏两条船修炼瑜伽术,也算是离奇怪异之举,皆因广清不懂瑜伽术之根本,是以在瑜伽术上反而最差,这是后话。

    好在瑜伽修炼没有身体伤害,不同于武林中高深的内家功法,一旦弄错走火入魔是小,残废殒命是大。

    这五个人各按各的思路修炼瑜伽术,在三个月不到的日子里,所产生的现实效果却是惊人的,一心尊者因为原来就是瑜伽大师,经过原版真经的提炼修行,可以说更上一层楼。

    但广真小和尚依照自身的理解,后发先至第一个将佛门瑜伽术融会贯通,而且他反将瑜伽术、修炼成远超一心尊者。

    但广真和尚没有武学根底,在克敌制胜的运用上、恰恰远输一心尊者,这一点殷远志和迦太坚、两人自然心知肚明。

    而殷远志和广清和尚最后没有练到底,经书最终因练功大意,被一心尊者巧取豪夺收走,所以,这几个人的瑜伽术修行也彻底终止。

    迦太坚为了学会真正的佛门瑜伽术,除了时常地与广真和尚过招拆解瑜伽,无论他如何追问,广真一如既往告诉尊者:瑜伽经是手段方法、瑜伽论是目的本质,只有从内心遵循瑜伽论,才能学会真正的瑜伽术,才能站到佛门瑜伽的顶层。

    这话原本是最坦诚的,但迦太坚总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认为广真小和尚隐瞒真相,没有说出修炼的诀窍和秘密。

    因此、尊者开始变相惩罚弘信,责罚弘信三日之内不吃不喝,必须将瑜伽论宏义要旨释写明明白白。

    弘信是循规蹈矩、真诚随性的老和尚,既然受迦太坚提名、且由全寺僧人一致推举的首座僧,自然该当是遵章守纪恪尽职守,只是他没有写完瑜伽论就圆寂了,小和尚广真为此忏悔了好多天。

    殷秦二人气的大骂迦太坚不是人、也不是和尚是魔怪,可这一切没有用,他俩不是迦太坚的对手,私下里寄希望广真能教会自己,再合伙将一心尊者杀掉,为弘信报仇。

    尽管这几乎没有可能,但殷秦二人一有机会,便在广真和广清面前,控诉迦太坚是冒牌和尚,不讲信用不是一个响当当的武林汉子,早晚一天会败坏慈恩寺的招牌。

    然而一心尊者也不是省油的灯,既然一切别无选择,将广真和尚带在身边,几乎寸步不离。其实他也想弄清原委,是什么原因使他的瑜伽术不如小和尚。

    这一来、殷秦二人不得不挖空心思,想法也和广真在一起,这才有了四个真假和尚,为什么会听从迦太坚的摆布,跟在大食教徒后面摇旗呐喊。

    广真和尚虽然佛门瑜伽功法远超尊者,但他不会武技、也不看重武术技巧,所以这深厚超凡的佛门瑜伽,无法带给他强大的攻击力体现。

    纵使殷秦二人百般怂恿,但广真和尚始终没有学习武术技巧上、各种手段一并深入提高的意愿。

    即便秦蛮好反复提起、要为弘信大师报仇,也不能勾起小和尚强烈的练习欲望,因此想要扳倒迦太坚、让其服服帖帖,显然还不到时候。

    相反,广真小和尚因为学会了佛门瑜伽功法,因此受到一心尊者的羁押看管,尊者以广真精研瑜伽论不当,偏离佛门要旨释读有误,责罚其彻底忘却舍弃佛门瑜伽,回归佛门大道经典。

    迦太坚坚持认为、自己修炼瑜伽论和瑜伽经是对的,自然让广真、广清无话可说,而殷秦二人的反驳,最终是被一心尊者开除佛门,但二人执意不从,也不加理会。

    殷秦二人的武功、虽然不是迦太坚的对手,尽管一心尊者谋取了方丈,但尊者想要把殷、秦两个假和尚赶出慈恩寺,他一时还真的做不到。

    除非一心尊者亲手杀了二人,但这只会坏了他在慈恩寺的根基,毕竟慈恩寺不是因武至尊,迦太坚大开杀戒、只会招致众叛亲离,所以尊者只得暂时隐忍。

    迦太坚的无理说辞,令小和尚产生了如何忘却、甚至彻底祛除瑜伽功法的念想,这样迦太坚就不会把他当成危险,甚至释放而予以自由。

    广真的想法得到广清师兄的认同,广清同样认为师兄弟二人所处境地,完全是《瑜伽论》惹的祸。

    他俩几乎一致认定,最初是上了殷秦和一心尊者的当,所以他没有将瑜伽论练成,广清反而有些欣喜,只是被一心尊者严加看管,让他倍感沮丧。

    甚至由此广清认为、殷秦二人比他更像佛门弟子,所以当殷秦二人计上心头,妄言可以解除广真、广清的瑜伽功法,并让迦太坚从此不把众人当回事,这胡乱一说师兄弟也信以为真。

    因此,广真师兄弟开始了所谓、剔除瑜伽功法的逆操作,在秦蛮好和殷远志的花言巧语支配哄骗下,随殷远志练习起擒拿搏击的招式。

    殷远志所学本就不入流,不过是江湖武师的看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踏雪昆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老同学84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同学84并收藏踏雪昆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