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密室。

    林澈说到这里,朱元璋感觉眼睛一亮。

    早在大明拿下岭南、云贵的时候,朱元璋的眼睛就已经喵上了更南方的安南等地。

    朱元璋了解过安南、暹罗等地。

    这里一年四季都能种植粮食,而且还有取之不尽的财宝矿藏。

    将这些地方纳入大明版图,将是对大明有益补充。

    朱元璋命令傅友德、沐英、朱亮祖等将领在攻占两广、云南等地后,继续向南推进。

    奈何正如林澈所说,

    大军向南开进后,却面临的是茫茫原始森林,那里毒蛇野兽遍地、疟疾纵横。

    大军还没开进多少路,大军便自动减员十之二三。

    接到报告后的朱元璋无奈下令停止讨伐。

    可是在他心里一直对安南等地念念不忘。

    作为中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开国雄主,朱元璋怎会善罢甘休。

    朱元璋就这么杵在墙壁前,默默的想着心事。

    朱标拿着笔将对面每一句话一字不漏的记录下来。

    ……

    另一边。

    朱樉被林澈这番慷慨陈词,震惊的合不拢嘴。

    半天后,将脑子里的内容,梳理了一番,这才感觉不对劲:

    “先生,你不是说海禁么?怎么又说到征讨安南了!”

    “呵呵,跑题了!”

    林澈尴尬一笑,发现自己借着酒劲,一下说上头了,不知不觉跑偏了题。

    “不过,这些和海禁多多少少也有着关联。”

    “海禁让大明朝廷上下变得目光短浅。”

    “其实在安南等国更远处还矗立着和明王朝一样强大的帝国。”

    林澈再次手指沾水,在地图上画着箭头,指向距离大明版图更远的位置。

    “这里是大音帝国,这里是法兰克帝国,这里是奥斯曼帝国,距离大明最近控制西域的帖木儿帝国。”

    “这些帝国都是强大,也有着辉煌的历史,更有着极大野心。”

    “其中的大音帝国,更是以海洋立国,不久的将来他们将驾驶着他们的无敌舰队,横扫全球。”

    “大明实行海禁,将进一步拉大与大音帝国的差距。”

    隔壁朱元璋暗暗皱眉,在心底记下了大音帝国这个名字。

    林澈用蘸着酒水的手指,沿着大音帝国前进的方向,一直逼近大明的疆界。

    “到时候,大音帝国还有其他一些海洋国家,将驾驶着他们的无敌船队,一路横扫,最终抵达大明海岸。”

    “到那时,就不是倭寇袭扰那么简单了,他们将占领大明沿海港口,作为据点慢慢侵蚀整个大明。”

    “这些帝国不仅要侵占大明的领土,还要奴役大明百姓,劫掠大明资源。”

    说到这里,朱樉有些明白了,他不禁好奇问道:

    “原来我大明外面居然还有这么多强大的帝国?”

    “那大明该怎样才能避免被这些帝国侵扰?”

    朱樉有些不信,在天朝大明的外面居然还有这么多强大的国家。

    大学堂里的那些大儒们,和他们一样都是些闭门造车的主,就知道捧着圣贤书,研究经史,哪里跨过大明的门槛。

    也就无从教这些皇子们这些地理知识。

    “大明当务之急是解除海禁,恢复市舶司,开通海外贸易。”

    “主动走出去,与这些帝国接轨,紧跟当今潮流,避免落伍于这个世界。”

    见朱樉听的云里雾里,林澈借着酒劲,继续说道:

    “中华帝国早在汉唐时期,就一直与西方诸国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

    “现在在大明的西面帖木儿帝国雄踞西域,通往西方诸国的陆上丝绸之路怕是走不通了。”

    “不过,大明可以走海路啊!”

    说到这里,林澈再次用手指在地图上画着箭头:

    “早在唐朝时期,大唐帝国就已经开始与西方诸国实行海上贸易了。”

    “到了前宋年间,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海路逐渐代替陆路,逐渐形成了新的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朱樉眼前星星直冒,嘴里不自觉重复了一遍这个新鲜词汇!

    “海上丝绸之路,就是通过船舶将我大明朝的丝绸、茶叶、瓷器运往西方,以换取金银或者等价值的西方商品。”

    “大明的丝绸、茶叶和瓷器,通过海上卖往西方这些国家,那都是天价。”

    林澈将海洋丝绸之路简单解释后,继续说道:

    “其实,宋元两朝,沿海的泉州、闽州、番禺等港口,就能制造用于出海远洋的大型船舶,这些大型船舶的水密隔舱、多层舷板、龙骨结构等方面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只要当今皇上解除海禁,这些沿海港口的船厂,就能很快恢复生产,建造出更先进的远洋船舶,不在话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颠沛人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颠沛人生并收藏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最新章节